香港回歸五週年特輯


導言

五年來,香港由最繁盛的時期跌至今時今日的經濟低迷,董建華的施政失當,八萬五政策、將英語改為母語,令家長很不滿,社會充滿怨氣,嗚嗚........................

過去五年,我最不滿的當然是房屋政策;1997年,由於樓價大幅上升,董建華為了阻止樓價繼續上升,董首先推出八萬五政策;跟著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樓市大落,政府兩度停售居屋,最近一次停售居屋是2001年9月,當時宣佈停售十個月,到2002年9月後每年不售超過九千個居屋,董建華在二零零零年六月宣佈於1998年已經取消八萬五政策,房屋政策混亂,無所適從,當然不滿,最令人不滿的不是房屋政策混亂,而是製造大量負資產。

內容:

一九八二年,由於英國所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約>於一九九七年屆滿,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到北京商討這些問題;而英國最後與中國在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規定英國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於中國(即將香港領土交回中國)。

過去五年,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擔任,過去五年,他的施政評分在一百分只取得四十五點三分,我更評他得三十四點八分。

五年來,股市首三個月繼續大幅上升,這時經濟相當繁榮,但亞洲金融風暴使經濟陷入衰退,直至二零零二年六月,失業率上升至百分之七點四,民怨沸騰,很多人沒有工做,裁員減薪,很多酒樓相繼結業,苦不堪言,人民生活質素減低,公務員官僚情況嚴重。

教育方面:很多中學將英語教學將為母語教學,很多家長大為不滿,而2001-2002年度開始將中學五級制改為三級制,很多學生將成績好與成績差混合,語文基準試,太多改動,但整體學生水平沒有大為提高。

我覺得香港回歸的整體質素低於彭定康時期,但高於香港七十年代(獅子山下)時期。

還有,香港根本空談,董生又說發展中藥港、數碼港,現在沒有成果。

不過,香港未來五年有很大改變,二零零二年八月將軍澳地鐵之線通車、二零零三年中西鐵通車、二零零四年九鐵將紅磡改為尖沙咀為總站和馬鞍山鐵路通車、二零零五年迪士尼樂園正式啟用和二零零七年西部通道(即由落馬洲改為蛇口通車)。很多重大工程需要動工。

本網希望董建華在未來五年攪好教育、經濟和解決失業問題,希望深得民心,不要偏幫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