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公共交通機構應否減價嗎?
一九九七年前,公共交通機構在通脹時票價不斷上升,這時物價也上升;但過去數年(即一九九七年)後,物價下跌,現在很多衣服、日用品也紛紛下降,數月前百佳就推出了十九元新鮮豬肉。
最近,連快餐店也爆發減價戰,有同學在前天早會公佈快餐店的減價戰是福是禍呢?這麼多物品的價格下跌,但公共交通工具的價格和水、電費在過去數年並未因通縮而下降呢?為什麼?
九巴公司說:「雖然物價在過去數年下調一成,但整體營運成本和油價在過去數年並未因此下降,所以車票沒有下調空間,其實九巴盈利達兩、三億元,車票沒有下調空間只不過是藉口的。
而地鐵和九鐵對減低車資更為敷衍,地鐵和九鐵只肯用十送一方程來優惠市民,其實兩鐵盈利更超過二十億元,居然不直接減價,簡直是荒謬到極。這些交通機構令市民要被迫搭貴車。
所以本網結論:雖然很多東西的物價下調,但日常生活中的開支並未因此大為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