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源流

 

周家拳創於清末民初,當時嶺南武林稱此拳派為洪頭蔡尾。拳法創自周龍,乃參合洪拳與蔡拳有所發明而來。後流傳廣遠聲名鼎盛,故稱為周家拳周龍之弟周協、周彪、周海、周田重武稱雄堪與乃兄相媲美。

 

二十年代嶺南武林稱為周家五虎,享譽達半世紀。周龍祖籍廣東新會縣沙富鄉,世代務農,崇尚武藝,農隙之暇有所寄託,以避免子弟於不良嗜好。周龍之叔父周雄,曾從洪拳名師學技,本領推為一邑之冠。周龍年幼少年時,周雄喜其矯健明慧,授以拳法。練洪拳多以馬步為主,不論年輕、稚子、壯夫皆以為苦,獨周龍毫不介意,從不言苦,周雄更加喜愛,對之另眼相看,十載淬礪,周龍練得步法沈雄

、穩健,拳勢威猛而剛勁有力,深得洪拳之特色。

 

周龍後隨肇慶名師蔡九公習蔡家拳,其突擊手法更為靈活,步法更為堅實穩固。周龍自得洪蔡拳法,習之不輟,技藝益發精進,身手比昔日更為精深,此時已將洪蔡兩家拳法融會貫通,有所發明而自成一家。


民國三年黑旗軍福軍統領李福林,聘請拳師出任武術教育,採公開比賽方式,冠軍者予以聘任。當時報名者逾百人,分十組比賽採淘汰制。周龍報名參加,連戰奏捷。最後與一名高手管金池決賽,管終不敵周之技高勇猛而拱手稱臣。周龍受聘為福軍武術教官,聲名因此益著。
周龍任福軍國術教練時,李福林將軍贈與
周家武館「振武堂」館號。館門”聯曰”「用力力中能借力,臨機機內要關機」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