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 : 夢 的 層 次


夢來自於潛意識的不同層次,可歸納為:

  層次一——前意識(preconscious):
心中最容易接觸到的部分,
包括清醒時立刻可以蒐集至意識層裡的所有資料。

  層次二──個人的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
所無法觸及的記憶,
但對我們的心理生活(包括夢境)有深遠的影響。
童年的精神創傷、
被壓抑的願望和恐懼、
未被認可的情感和企盼,
都形成個人潛意識的一部分,
會隨時間的消長而改變。

  層次三──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這類原創的構思、象徵、主題和原型,
形成人類內心深處的抱負、驅動和渴望。
集體潛意識是一種遺傳的心智層面,
是人類共通的,在所有文化的神話和傳奇中,
可以看見這樣的主題不斷重現。

  由於層次一的夢常繞著白天的俗事打轉,
因此讓人以為這些夢毫無意義。
其實,我們夢見的一點一滴都有其含意,
我們該問的是:為何作夢的心智不選擇當事人所憂之事,
而選擇芝麻綠豆大的瑣事呢?
事實上,因為較難直接接觸層次二或層次三的夢境,
所以可能利用瑣事作為間接表達的方式。
例如,你可能忘了最近曾打錯電話,
但夢境卻重複演出這番經驗,
這代表一個人深怕無法將自己的心聲告知他人,
卻又不承認這點。
以此為例,在詮釋夢境的過程中,
層次一的瑣碎資料顯然可以解開層次二某些深奧的訊息。

  層次二的夢境往往與不復記憶的事及內心深處的個人問題有關,
其所顯現的處境和事件經常與清醒時的生活無關。
作夢者可能發現,
自己扮演著某個陌生的角色,
或置身某個不熟悉的環境,
和事件經常與清醒時的生活無關。
作夢者可能發現,
自己扮演著某個陌生角色,
或置身某個不熟悉的環境,
和不認識的人在一起,
或舉止行為完成異於平常。
這種夢可能令人好奇心大起,
因而沉浸在記憶中,急著尋找答案。
從最不可能的起點開始,
經過仔細分析和詮釋,
最後可能找到最能揭露內心訊息的資料。

  通常,層次二的夢所蘊含的象徵,
是屬於作夢者個人所有,
也因此,作夢字典中,
每個象徵的標準意義幾乎全派不上用場。
例如,夢見服裝店,
可能象徵一個人在童年時代期盼有許多新衣可穿,
而不是老穿兄姐留下來的舊衣服,
由此反應出不自覺的自卑感和憤恨情結。

  層次三的夢往往是最罕見的夢,
常與獻身、生與死、轉變、愛、犧牲和英雄主義等深奧的主題有關。
一般而言,這個層次所使用的象徵符號是通用的,
而且只要研究當事人所處文化中的神話和傳說,
就可以透徹了解其含義,
這種技巧被稱為「擴大聯想」(amplification)。
容格認為,這類夢是「偉大的夢」,
並指出,這類夢出現在人生的關鍵轉捩點上,
而且多年後還能夠鮮明地活在記憶裡,歷歷如新。

  夜間,你可以將鬧鐘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定時,
讓鬧鐘叫醒你,同時記錄每次醒時的夢境,
藉此經驗這些節奏。
例如,你可能會發現,
最生動和最有意義的夢發生在凌晨或清晨,
而且當事者往往記不得夢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