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食譜

Rainbow Bar
img00001.gif (2605 bytes) Trichiurus lepturus(Trichiurus haumela)

分類 硬骨魚綱鱸形目(Perciformes)

帶魚科(Trichuridae)

帶魚屬。

帶魚是大家最熟悉的海產食用魚類,它不但刺少味美,而且產量豐可說是物美價廉經濟性高的魚種。它在中國大陸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因為數量甚多,甚至和大、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帶魚的特徵

獨特的體型、延長呈帶狀,甚側扁且長,身體銀白色,口大,全身光滑無鱗片。長30∼76厘米全長約為肛長的2.5∼3倍。外海特大個體肛長可達900毫米,重16000克。 體前部背腹緣幾乎呈平行狀,向尾部漸細,口大,眼大,下頜長于上頜,稍向前突,兩頜具銳利鋸齒狀犬齒。牙銳利,大小不一參差不齊。 肛長300毫米以上的大型個體上、下頜前端分別具2∼1對鉤狀犬牙,上、下頜兩側亦普遍出現鉤狀犬牙。背鰭甚長幾與體背部同長,具131∼148根軟條,臀鰭僅棘尖稍露出于皮膚,第1鰭棘不發達。胸鰭具10∼12根軟條,腹鰭、尾鰭完全退化。全體光滑無鱗。體呈銀白色,背鰭與胸鰭淺灰色,鰭膜上布有小黑點,尾鞭呈黑色尾鰭鞭狀。全體光滑無鱗。

  1. 帶魚,一般人稱為「牙帶魚」,特點是魚身特長呈帶狀,長約7O厘米。
  2. 俗名:台灣名白帶魚、白帶魚、油帶。
  3. 中國北方稱刀魚、鱗刀魚、海刀魚、大帶魚。
  4. 南方亦稱 白帶魚、牙帶魚牙帶、白帶、鞭魚、帶柳、青宗魚、裙帶魚(中)白魚、 裙帶、肥帶、 灰帶、青宗帶、帶條、牙魚、鐮刀魚、帶魚、淨海龍、大刀魚、銀刀魚、海刀魚、鱗 刀魚、裙帶魚或腳帶魚。
  5. 英文:Hairtail,Ribbonfish, Cutlassfish,Bandfish等。
  6. 日名:(TACHIUO)大刀魚; (SAABBRU)長劍;  (SABITACH)大刀; (HAHUNAGI)白長劍等。
  7. 這種魚以前較少人吃;後來發現帶魚含蛋白質、脂肪質、鈣質、磷、鐵、維他命 A,與碘質極之豐富,於是得到普遍接受。
  8. 新鮮的帶魚表面呈銀白色,有光澤,這是帶魚接近表層的豐富脂肪。但一經接觸空氣,脂肪受到氧化,經過一段時間,受氧化的脂肪使魚身表面呈黃色,並帶有異味,這時不宜購買。 
  9. 新鮮上好帶魚身長而肉厚,色澤銀白。 有些帶魚由於身長而粗,魚販乾脆切斷成塊狀出售。
  10. 市面上現在少見有大條的帶魚出售,原因是帶魚的幼鱗已用來提取製鍊人工珍珠。
  11. 我們常吃的以是小型或中型的帶魚而已。
  12. 要保持鮮魚味道鮮美,放冰箱冷藏之前先去內臟。
3-1.jpg (9609 bytes) 白帶魚的尾部細細長長,像一條鞭子,不過背鰭很高。
Rainbow Bar
 糖醋白帶魚
 脆皮白帶魚
 蒸白帶魚
 糖醋白帶魚
 帶魚湯
 刀魚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