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帥之謎

香港50樣經典小食

11失傳手製 - 芝麻卷

又名「菲林卷」,是七八十年代在各大茶樓紅極一時的壓軸甜品,近年已買少見少。現在有都是工場大量生產的貨色。

真知味的芝麻卷一直堅持以人手做,芝麻也是自己炒。芝麻卷有7個圈,每一圈也很平均,證明師傅每次倒「芝麻汁」入長形糕盒內,力度、分量也很平均。咬了一口,口感很爽,芝麻味很香濃,甜一點更佳。

 

12香甜暖胃 - 煨番薯

從前中國村人常把番薯放入灶內,用剛熄滅的柴火灰爐將番薯煨熟。香港四五十年代街邊煨番薯亦是以柴火放在大圓鐵桶內煨,其後才用火力較持久的炭取代。

像位於旺角的陳婆婆煨番薯檔,一年四季也見其影。平時專賣黃番薯,冬天便加賣當造的紫心番薯。

揀番薯要墜手大條、皮越皺代表煨得熟,太脹則煨得未透,若皮滲出黑糖,即糖分夠多一定美。

 

13貧窮產物 - 豬油渣麵

豬油渣即是以肥豬膏炸出豬油後剩下的渣,以前的人捨不得丟便用作煮麵,是貧窮年代的產物。

英記的油渣有肥有瘦,再加入冬菇;湯底以豬骨熬三個鐘,加上英姐自打的麵條,即使經長時間泡浸仍有嚼頭。不過,湯底味精仍重。英記營業時間是晚九朝三,夜市很旺場。

 

 

14名人捧場 - 沙翁

沙翁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早餐之一。泰昌的沙翁外脆內軟,掰開會見面有很多氣泡,難怪鬆軟如棉。老闆歐陽先生說秘訣是用滾水搓粉,炸時麵粉自會鬆開,口感便軟熟。

泰昌每天下午一時開始便不斷出爐,很新鮮,捧場客有周潤發、成龍、關之琳。

 

 

15極濃 - 熱蔗汁

三四十年前,街頭熱食之一是熱蔗。在冬日街頭,則一人一杯熱蔗汁,暖在心頭。

公利做蔗汁已經有54年,連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都是飲其蔗汁飲大。公利的蔗汁很濃郁,有蔗的天然香味,秘訣是要先煮蔗後搾汁。

「前一晚已經要煮熟蔗,咁樣甜味先出。攤凍後第二朝先可以搾。搾要隔渣再煲熱。出面有會將蔗浸糖水,咁甜味咪假」負責人崔太說。

 

(註:小吃排名不分先後)

第六至十件

目錄

第十六至廿十件

Edit by 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