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是西藏的首府,是一座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名城,自古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濟、交通、文化及宗教中心,直至今天,仍是所有藏民心中的聖地,就等同伊斯蘭教的麥加,或猶太教的耶路撤冷,不少藏民窮一生積蓄及精力,從遠至青海或四川等地跪拜到拉薩朝聖。
自1965年建市以來,拉薩的市政建設更有了很大發展。古老的建築物與旁邊矗立的現代的樓房,相映成趣,郤多少有些不協調之感。
由於位處海拔約3,700米的高原上,空氣稀薄,大氣中懸浮物極少,陽光強烈,拉薩素有「日光城」之稱,全年日照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
拉薩建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00年前,西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移到拉薩,建立了強大的吐蕃王朝。
此後,便在拉薩修寺廟、建宮殿、築道路。藏語中「拉」為神聖,「薩」為城,這個神聖的城市遂有「拉薩」之名。9世紀末,寺院的勢力與日俱增,與王室力量分庭抗禮。
11世紀以後,西藏的統治實權已被喇嘛所操縱,到了13世紀,元世祖忽必烈封藏人八思巴喇嘛為「大寶法王」,尊為國師,統管全藏的政治與宗教,於是西藏正式開始政教合一,直至為新中國解放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