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古跡很多時被誤稱為吳哥窟,其實吳哥窟只是整個古跡中其中一座建築而己。當然,能代表整個古跡,吳哥窟確是世上難得一見的偉大建築。
而柬埔寨國旗亦以此作為標緻,可見其重要性。因此,吳哥窟也是整個古跡中保存得最好的。吳哥窟的「窟」字只是英文「Wat」或法文「Vat」的音譯而已,是寺廟的意思,與敦煌莫高窟完全是兩碼事。
吳哥窟是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II)於1112年建造,共用了30多年始完成。與其他很多高棉寺廟一般,吳哥窟亦深受印度教影響。
建築內中間的主塔代表印度教神話中的神山MountMeru,而山頂則是諸神之家。此外,整座建築有圍牆包著,象徵MountMeru為群山及海洋所環繞。
最後,吳哥窟亦成了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建築群呈長方型,均以沙岩石砌成,佔地約208公頃,位於暹粒以北6公里,及吳哥城南城門以南約1700米。
周圍有寬達190米的濠溝圍繞,長達6.5公里。外圍牆入口位於西面,也是整個吳哥古跡中唯一大門向西的建築(傳統上是坐西朝東)。
未進入城門前,遊客先看到的是一條又長又直的石路,步行百多米才到達城門,一開始便讓人感到壯觀非常。主殿是一座三層台階截頂式金字塔,台上建有五座呈蓮花蓓蕾的聖塔,中央一座特高,約為65米(離大門口地面則有213米),其餘四座分平均建在四角。
由於吳哥的設計以對稱見稱,因此在正面看只會見到三座塔。筆者未親身去過前,一直也以為是三座。裡面除了建壯麗,浮雕精美生動,令人流連忘返外,更有一處地方非常有趣。
位於主塔建築由於設計獨特,人站在裡面可以聽到很強勁的迴音,因此不時可見到遊客在自打胸口,並發出隆隆巨響,不知情者肯定會被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