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種類及其禍害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被用為支氣管擴張劑,食慾抑制劑及治療抑鬱之興奮劑。甲基安非他命用以治療因酒精、巴比妥、麻醉劑及麻醉藥品等引起之麻痺,昏睡與精神恍惚,同時亦用以維持麻醉外科手術下之血壓,但很快的引起了濫用。由於安非他命具有高度提神效果,能興奮情緒,疲勞感消失,因此許多卡車司機、運動員及學生較易濫用,甚至於不少經正常醫師處方,用以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及治療抑鬱症者,仍可能會不知不覺產生習慣性、上癮,安非他命在醫療上是不太有價值之藥品,治療抑鬱症不能與其他藥品相比,治療肥胖症效果令人懷疑,僅能用來治療少數嗜眠症或癲癇症患者,使用抗痙攣藥物控制發作時所引起之催眠作用。二者均為─甲基苯乙胺化合物。
性狀:純的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之自由基,均為無色或淡黃色之油狀物,具輕微腥味、胺臭,然而實際上二者大多以鹽酸鹽或硫酸鹽形成白色、微帶苦味之結晶性粉末,甲基安非他命有類似冰糖之片狀結晶,二者結晶均極易溶於水或酒精。目前國內發現的都為甲基安非他命之鹽酸鹽,其結晶如細碎冰塊,因此亦暱稱冰塊。
亞甲二氧
亞甲二氧俗稱忘我,在醫療上是不太有價值之藥品,濫用的後果是:脫水、筋疲力竭、肌肉衰弱、身體過熱、抽搐和崩潰。
副作用
藥物是有好和壞兩方面。好的是可以治病;壞的是如果落在壞人手中,便會成為他們的找錢的工具。如:使一些人誤信藥物的效能,服量過多,以致日子久了,漸漸上癮.必須依賴藥物才能解除痛苦。由於好奇心的驅使,由嘗試上述藥物而逐漸成癮。使他們浪費金錢買藥物。
大部分的人對藥品副作用的認識很少,常常誤認:中藥沒有副作用,只有西藥才有副作用,所以中藥吃多了也沒事。於是可以發現這類新聞:民眾自行吃中藥或民間草藥,導致洗腎或死亡。中藥的副作用通常比西藥來得溫和,而且關於藥物副作用的研究以西藥為主,中藥副作用的科學研究和資料很少,不代表中藥絕對沒有副作用!
麻醉劑類藥物──鴉片、嗎啡、海洛英、美沙銅
亦稱「鴉片劑類」藥物,它包含自然、半合成及人工合成麻醉藥物。使用 此類藥物的共同症狀有困倦、精神無法集中、痛覺消失、情緒平靜和欣慰感。
人類使用鴉片的時間約有六千年的歷史,它來自一種叫罌粟的植物。在幼 發拉底河流域的沙馬利安人把它稱做「愉快」的植物。在紀元前 1 5 0 0 年古 埃及和希臘都有使用鴉片來阻止孩子夜哭的記載。早期人們也使用鴉片來止痛
或做為男性慛慾藥劑。使用鴉片會上癮的報告,最早出現在一五六三年,故事 描述一位葡萄牙人,歐塔.加西亞在印度使用鴉片而上癮的情形。早在第七世紀有關鴉片的知識就傳到中國,但直到十七世紀才真正由印尼
哇到中國。由於鴉片傳到中國後逐漸被普遍使用,清世宗時一度禁吸鴉片,其後令逐漸鬆弛,至清乾隆末,英人以印度盛產之鴉片大量輸入中國,使吸食者愈增,西元1 8
3 8年清室嚴禁人民吸食,並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東查禁。
外貌及來源:罌粟屬罌粟科,是一種一年生植物,高可達 7 0 公分。此種植物莖直立,分枝少,葉互生,葉片呈長圓形,長約 5 至 3 0 公分,寬約 3
至 2 0 公分。花呈單一頂生、花瓣四片,有白色、淡紅色、紫紅色,每年約在十一至二月開花。從罌粟採取鴉片的地點主要是未成熟的果實。每年在罌粟花瓣掉落及果實成熟前的幾天是採集鴉片的時間。工人通常在傍冕或夜間,以尖而多爪的工具輕輕割破罌粟樹上未成熟的果實,該夜就會從破處慢慢流出一種白色的物質,這些白色物質經氣化而成具有特殊刺激味道的深棕色樹膠,到了白天,工人把這些樹膠自果實上剝離成小球狀即為鴉片。這些硬化的樹膠也可以搗碎磨成粉狀。成熟後之莖幹及葉子,於乾枯後可切成成煙草狀供吸食。如整個果實不予切破,任其成熟可為鴉片之原實體,乾枯後之莖葉及果實可做為萃取鴉片植物鹼之材料。
產地:全世界罌粟的主要種植地可分成三個區域:
(1)第一區域:包括中東(中亞)、地中海一帶。主要產地國家為土耳其 、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印度、巴基斯坦、匈牙利及南斯拉夫等。
(2)第二區域:東南亞一帶,含泰國、緬甸及寮國三國交界區域(俗稱金 三角)及中國西南山。
(3)第三區域:即中南美洲區域。以墨西哥為主,其他如秘書、厄瓜多爾也種植有罌粟。
主要成分:鴉片內所包含的植物鹼有廿五種之多。如根據他們的化學結構及對人體作用來分類,則可分成兩大類:
(1)對於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極易引起上癮的嗎啡、可待因及蒂巴因。其中嗎啡佔鴉片重量 4 至 2 1 %,可待因佔 0 . 7 至 2 • 5 %,蒂巴因佔
0 . 2 %左右。嗎啡以鎮痛麻醉為主要功能,可待因則是很好的鎮咳藥,蒂巴因可用於製造可待因,它也能產生興奮的效果。
(2)可以鬆弛肌肉的非麻醉成分:屬於這類的成分包括罌粟鹼及那可辛。前者可做為腸緩和劑,後者則用於鎮咳。此類藥物因不影響中樞神經,故通常不列在煙毒之列。
鎮靜劑類藥物─安定、舒樂安定、咪達唑侖和二唑侖

俗稱:安定─俗稱羅氐五號、羅氐十號。舒樂安定沒有什麼俗稱。咪達唑侖─俗稱藍精靈。二唑侖─俗稱白瓜子。
鎮靜劑類藥物在在醫療上,只有催眠作用。濫用的後果是:成癮、昏睡、暈眩、鎮靜神經、抑鬱、敵意、動作不協調、胎兒不正常、失憶、認知和神經肌運動功能受損。
迷幻劑類藥物─大麻

來源:自古,大麻植物係作為紡織及製繩的纖維原料,也是早期人類在宗教儀式中常使用的藥。印度及阿拉伯亦作為醫療使用。
大麻為雌雄異株灌木,含具有會影響精神作用的大麻膠。大麻之所以會受歡迎,主要是產生陶醉感。將大麻植物花頂端之樹脂分泌物乾燥後所得的大麻劑,是天然產品中含大麻酚(Cannabinols)濃度最高者,以吸用為主,效力最高。由小葉子及花序托抽提的樹脂塊則稱為「剛加」,可供作吸用或飲用,效力較「卡那斯」次之。大麻植物的乾燥葉及花芽混合製成的大麻劑稱為「邦」(B-hang),含有少量的活性成份,作為飲用或摻以蜜餞食之,其效力更次之。美國稱為"Marihuana"者,是泛指大麻植物的任何部位或抽提物,均曾造成身體精神改變。
L S D

來源:源於麥角菌,由麥角素半合成而得,為最強烈的迷幻藥。 性狀:為白色結晶體,效力強,服用前須先混合其他物質,常將液體滴在吸墨 紙、方糖、玩具城郵票等傳遞物上。亦作成注射劑或雪茄。
濫用方式:口服、抽吸或注射。混入飲品中不易察覺。 毒害:使心境、意識、視覺、行為發生變化。出現逼真幻覺,時空扭曲、產生聯想、嚴重精神錯亂。長期使用會幻想以前的旅程片段,產生「到敘」現象。中毒特徵包括無法預測自我機能障礙、性情不安、思想干擾、行為無法控制的危險,瞳孔放大對光反應。過量可能致死。
白 板
來源:屬禁用之安眠鎮靜類製劑。
性狀:主成分為Methaqualone,白色結晶性粉末製成錠劑。
濫用方式:口服。常被混在酒精、鎮定劑、可待因及大麻中服用。
毒害:抑制中樞神經,成癮者服用後感到高潮式快感,隨之有平靜祥和感,發生感覺異常及異常出血現象、流鼻血、白血球稀少及再生不良性貧血等致命併發症。為達更大快感,增加劑量後產生之中毒現象如:全身痙攣式抽搐、肌張力增加、瞳孔放大、發抖、支氣管分泌及唾液增多,肺水腫。造成低血壓、呼吸抑制、休克現象,如未及時急救會導致死亡。停藥三至五天後產生頭痛、噁心、厭食、腹絞痛、發抖、失眠等禁斷症候。
中藥
五石散
相信大家都知道什麼是「軟性毒品」。不過大家可知道我國古代也有類似東西呢?西晉社會風氣敗壞,不少生活腐化的「士大夫」都喜歡服用當時流行的「五石散」。它是五種藥石配製而成,人吃後身體會發熱,處於興奮狀態,情況就與服食了軟性毒品相似。相傳五石散在漢代巳經出現,到了西晉時,人們都喜歡服食,一時間成為社會風氣。當時,因服五石散而終生殘廢的人為數實在不少,可見「毒品害人」這句話實在古今皆然。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