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原名平安京,位於山城國,現在所稱呼的京都(府),指的是古代的山城國,丹後國,以及丹波國一部份(包括福知山城).
在延曆三年(784),桓武天皇由奈良(平城京)遷都至長岡,十年後,延曆十三年(794)遷至平安京,其在未完全建成便已經遷至此,後來,朝廷財政出現困難,平安京仍未建設完成.
在其後的三百餘年,以平安京為政治核心的時代,稱為平安時代(794∼1192)
在鐮倉時代,武家的政治中心是鐮倉.京都不再是單一的政治中心.逐漸演變成公家的政治中心.
南北朝時代,足利尊氏為了對付在大和一帶的南朝,把政治中心移至京都的室町.第三代將軍義滿時,興建金閣寺,八代將軍義政時,興建銀閣寺.
在戰國時代中,室町幕府勢力大降,上京扶持天皇與幕府,變成了各戰國大名的目標.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西侵,都是為了入京.
織田信長入京,擁立足利義昭為十五代將軍.於永祿十二年(1569).興建了二條城為將軍的住所,在將軍被放逐後燒掉,另建二條御所獻予皇子誠仁親王.
豐臣秀吉得到政權後,在京中興建繁華的聚樂第,興建了伏見城(為隱居用),淀城(為妾氏淀君)
德川家康得到了天下後.重建了因本能寺之變而燒失的二條城(御所).以作將軍上洛時居住之用.寬永三年(1626),後水尾天皇曾行幸至此.
在武家政權盛行時,京都變成了公家的首都,幕末時,志士們雲集在京都.天皇的威信漸漸回升時,各勢力均以京都為角逐地點.
明治元年(1868),幕府滅亡.天皇巡幸江戶,未幾遷都江戶.京都作為日本國的首都達一千多年以上.
京都雖然不再是首都,但是在皇室的儀式,大多都到京都舉行.而且舊皇室典範更明文規定:[即位之禮及大嘗祭(登基禮)必須與京都舉行之].明治十七年(1884)改二條城為二條離宮.天皇有時西行,都會在二條離宮暫住.昭和十四年(1939)天皇下賜二條城給京都市.以作古跡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