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沒有」──這個深水埔堂佈道會的主題,最近不斷地縈繞在我的心坎中,並引發了我一點的反思。我在想,我們的一生豈不是真的不斷地在尋尋覓覓,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社會價值觀下,在尋找著一些當時人們認為重要的東西,又或是在尋找著一些可滿足我們肉體和心靈所需的事物﹖
當孩子呱呱墮地以後,他便要開始學習不斷的尋覓。雖無法清楚表達自己,小人兒仍會用盡所有的力氣和他擅長的哭嚎去嘗試尋找他肉體和心靈的所需。少年時,為著尋找那在同儕中的認同及尊重,我們或許會拼命讀書,又或是在那些投緣的朋友中幹些特別的事情。人就是這樣,窮了一生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著別人──尋找著別人的認同和尊重,但卻往往很少去嘗試找尋自己。曾幾何時,為著尋找少年時的歡樂,而忘記了好好的孝敬父母;又曾幾何時,為著尋找世上的學識而捨棄了繼續進修神學。但當有一天,這些我們以為垂手可得的都失去時,或許我們會後悔昔日的決擇。
日子慢慢的溜去,縱使人在變,情在變,但這尋覓的規律卻依舊不變。回望過去,雖不至於浪費了所有的時間去找一些沒有價值的東西,但也不敢說那些有價值的,我已全部找著了。然而,甚麼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也會有著不同的定義。甚或是同一人,在不同的時空裡,本來認為有價值的,也許在某天會變得一文不值。
這天,在這個復活節的假期裡,我仍留在辦工室忙碌地準備著升職的考試。為著找到這個被世人認為重要的名與利,及其帶來的安全感,我昨天選擇了不到教會崇拜,好使有多一點時間去溫習。正在埋首書堆的時候,忽然得知一位在大專時認識,一起在同一細胞小組中成長的姊妹患上癌症。就在這一頃刻,我毫不考慮地放下了一切,與其他弟兄姊妹一同趕到這姊妹的家中作探訪。這時,若比起一個人的生命,甚麼也似顯得不再重要了。
今天,在這個七年後的六月四日,我仍留在這地默默地記念著他們。為著找到這看似遙不可及的理想,他們昨日選擇了犧牲自己。或許有人會認為他們太傻,然而,在他們的信念中,這理想定必會在某年某夕成真。年青人的勇氣,敢作敢為及對理想的堅持,實在是值得尊敬的。
徘徊悠悠長路裡,在這不斷尋覓的人生中,我們可曾有為到昔日拼命尋找的東西而後悔﹖可曾有因為要尋覓這些東西,而把更重要的捨棄了﹖又可曾為到這些事情而流淚,渴望可重新再來一次﹖神說過在祂的國度裡不會再有眼淚,不會再有痛苦;或許我們可嘗試花多一點時間,在祂裡面去尋找,尋找那最有價值及最豐盛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