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還在香港居住時,對於中國傳統的節令歷史和有關的傳說,只是略懂一二,但我卻未因自己所知不多,或是一知半解而感到歉意,當然,我並沒有輕看自己祖國文化的心態;乃是自恃若要找尋有關資料,在香港這個百份之九十五的華人社會,和它的中國式主流文化來說,真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因著這種心態,即使有機會聆聽、閱讀,我也讓它輕輕地溜過去了。
及至來到美國後,立時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本地人有興趣了解中國的文化;例如中國新年和生肖的意義;中秋節的神話;中國人的祭祀;中國人的慶典...只要他們看到或聽到甚麼,便會走來問個究竟,他們的好學精神,固然是值得欽敬的;可是問道於和「盲」差不多的我時,卻真令自己有無地自容的感覺。
縱或我可以託詞說:「中文西譯本身已經不容易做,何況要繙譯的,更是那些怪怪的名詞呢?」可是,若我能多懂點中國傳統文化,即或未能準確地翻譯,亦能滿足他們的好奇,更可趁機介紹中國文化,溝通不同族裔的文化,又可令自己能以龍的傳人為榮呢?這種處境和心態,我相信會在所有移民的身上發生。這種處境和心態,和你我是自動地或被逼地去移民無關,因我們都有思家的感覺的。
基督徒會否又有這種心態和感覺呢?聖經說,上帝造人時,將他們安置在樂園中,他們過著無憂無慮,更重要的,他們是過著與上帝和其他萬物一起和諧生活的日子,直至人犯了罪,被上帝處分和驅逐離開伊甸園後,人類便首次地過著移民的生活。
聖經說又說:亞當和夏娃雖然離開了樂園,他們仍記掛著(故居)。所以他們築壇獻祭;他們求告主耶和華的名;部分的他們亦過著上帝要求的生活。
隨著時間,人類移民後代慢慢地被所居住的地區文化薰塗,以致他們不是完全忘記,就是對上帝的認識只懂皮毛。雖或有人去努力尋「根」-尋找神和登天的方法-包括努力行善,修身研道,結果有成功的,但卻有更多的失敗者,這證明了人都有上帝所賜的神性(善性和祭祀),只是尋找的方法不正確,或是被其他東西(物慾和自我)所矇閉,未能如願地尋到真理的道路返回天家。
可是,上帝不願我們永遠地在世界上作移民,以致最後我們又再被逼要移民到一個更悲苦的地方─就是地獄的永火中。因此,祂在歷代都差派先知,傳道人,熱心的信徒,為上帝宣講天家的訊息和回歸的方法,甚至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亦親自移民到我們這個世界居住,目的是要犧牲和引領我們歸天家。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
問題來了,我們這些仍然居住在世上的,卻擁有天國標誌和盼望人,我們對屬天國的知識足夠嗎?當有人向我們詢問關於歸回天家的道路和方法時,我們懂得回答嗎?我們的一舉一動,會否吸引別人跟隨我們他日回歸天國嗎?我們又是否以能夠回歸祖家而為榮呢?
「這些人...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羡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祂(上帝)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11:13-16)
耶穌說:「...我去原是為你(我)們預備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14:1-3)
所以,在地上的移民不須憂心,因為上帝已為我們預備地方,若我們能時加準備,並且努力見證和邀請家人及親友同行。直到時候滿足,上帝使者必會在天家門口相接,歡迎我們的回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