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期沙崙玫瑰


真作假時假亦真(樂程)


引言
上幾期探討完「力龍」的威力後﹝貧窮與權力﹞,由今期起我們會說說「幻龍」。幻龍它的法力很高強,可製造出多重夢幻的境界。它可按人的喜愛製造出多變的空間,實現人的夢想及滿足他們的慾望。人可在這虛幻的時空裡以多重的身份任意奔馳。人從此無法分辨虛幻與真實,對自我及社群的認識產生混亂,對人際關係及溝通方式產生改變。從此,人不再需要現實,也不渴求真實,因為在虛幻的世界裡人自己便成為上帝,可隨意創造或被創造。也許幻龍本無惡意,甚至乎可能是懷著善意,為的是要讓人從生活的枷鎖中釋放其創造的潛能及實現自我。無論如何,虛擬已成為人生活的一部份,難捨難離,情結難解。在虛擬的世界裡人可以沒有名字,更加沒有面貌,沒有個性,或者是多重面貌,多重個性•••人際間交錯會合的只有一個代號。到底虛擬是怎樣產生的?人為什麼對它難捨難離?虛擬真的一點好處也沒有?虛擬的世界真的是虛擬嗎?抑或是我們身處的世界本就是虛擬?這對我們的信仰又有何反思?在虛擬的世界裡,自我到底又變成了什麼?•••

小王子
面對這些問題,真的可以花上你數個晚上,也未必找到答案。正當埋頭苦幹、費盡思量去完成這篇頗為難寫的文章之同時,筆者也不經不覺很快地看完一本法國作家Antoine Saint-Exupery, 著的童話《小王子》,雖說是童話故事,筆者倒覺得它適合大人看多一點,讀後感慨萬千,本想把當中的反省一一與大家分享,然而由於筆者之惰懶,故決定用一篇文章來將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題目連在一起。就讓小王子的故事穿梭於文章當中,也許可加添文章的一點虛擬吧!

小王子是從一個只住了他一個人的星球上來的,他的星球只有一間房子般大,在那裡一天可以觀看四十三次的落日。他到訪過好幾個星球,想要的只是一隻看不見的綿羊,帶回他的星球,與那株玫瑰花及那三座只及他膝的小火山一同生活。

尋找
虛擬的世界確實滿足了許多人的慾望,在這世界內人可尋找他想渴求的。所有的資訊不斷在進出這虛擬與現實的世界,它可反映社會的真實,也可掩蓋社會的虛假,這些不斷在進出的資訊,便相互影響與衝擊,有時也真的使人模糊了真實與虛假的分界。除了資訊外,人也可尋找他的自我。有心理學的專家說年輕人正值身分尋索的階段,虛擬的世界提供了「身分嘗試」的機會,使他們能從不同的角色身分多向度地去了解一件事物。

人一生似乎是離不開尋找,人不斷花上很多的時間去尋找他認為重要的東西。有些人廢寢忘餐的在虛擬世界內尋找知識、尋找友誼、尋找自我•••有些人卻不斷在現實世界中尋找。小王子到訪過好幾個星球和地球,發現有些人一生不斷在尋找權力、尋找別人對自己的尊崇、有些則沉醉於數字、有些熱愛於地理•••小王子曾遇上了一個販售止渴丸的商人,商人對他說只要一星期服用一顆藥丸,就不會感到口渴。然而小王子卻不明白其用處,那商人便解釋說專家們計算過,服用這藥丸便可省了五十三分鐘喝水的時間去做你認為重要的事。小王子想想,就他而言,若有這額外的五十三分鐘,他會選擇從容地去一處溪旁慢慢享受清涼的泉水。

對於何謂重要的事情,小王子的看法往往跟大人很不一樣。在你生命中到底甚麼是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呢?是甚麼使你願意花上時間精神去尋找的呢?小王子的作者卻認為生活的秘密是在於憑藉心靈去觀察,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真確,重要的東西並非是眼睛所能看見的。

溝通
很多人選擇寧可在虛擬的世界內尋找溝通的對象,就是網上查經也漸漸成為熱門的話題,一個小組成員可以在網絡中開放自己,但面對面時卻半句話也說不出。到底在現實世界中有甚麼影響了我們的溝通呢?難道在現實世界中真的找不到分享的對象?當小王子知道地球住了很多人時,他便滿心盼望著到地球上尋找溝通的對象。可惜小王子卻不知為何降落在沙漠之中,他一個人也看不見,只碰到一條蛇。小王子問蛇那裡可以找到人,因為在沙漠裡很寂寞,然而蛇只輕描淡寫的答道:在人群中也會寂寞。

據一些調查所得,父母最擔心的是子女會在虛擬的世界中碰上壞人,也害怕他們久而久之養成說謊的習慣。這些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它們又卻是充滿矛盾─若真誠的希望與人建立關係,則恐怕會碰上壞人,於是像鄺其志般的用匿名和說謊來保護自己,又恐怕會養成說謊的習慣。有時我想,與其說虛擬世界中的不誠實,倒不如反省一下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虛假。虛擬世界中的虛幻,也許不過是我們在社會「真實生活」的延伸。在現實的世界裡,人與人的隔膜與誤解太多了;從你的名字、外表、國籍、學識、職業、年齡、性別、以至你的住處等,都已把你定了位,造成溝通的障礙。然而,在虛擬的世界裡,人卻可拋開現實世界中的假面具,那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美是醜、家財萬貫或居於斗室,你也可找到溝通的對象。你有否反省過在現實的世界中自己也不其然為身邊的人製造了不同的溝通障礙呢?以至你的朋友在人群中也會感到寂寞?

真作假時假亦真
一個地位普通、言論平凡的人在現實的世界裡未必找到很多的空間。在這個吹水的現實生活與吹水的虛擬世界中,驚世駭俗與高人一等的言談是最受歡迎的。於是一個「平凡」的人發覺到他無法與週遭的人共享他的所得,於是選擇對世界封閉言談,而卻在虛擬的世界裡向大家談論心中的話;因為在虛擬的世界裡頂多是自己的言談被刷掉,但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可能為了言談而被排斥。若然鍾庭耀選擇在虛擬的世界中用虛擬的人物來舒發心中的屈結,也許可減輕所要承受的壓力﹝當然筆者其實是很欣賞其敢於面對事實、不畏強權的勇氣﹞。一個軟弱又不被現實接納的人,在虛擬的世界內盡情的分享,在言談中他卻找到了不同的生命意義,儘管他仍然向世界封閉言談,但是在虛擬的隱匿中卻弔詭出不需隱匿的自我,這個自我的表達卻又是那麼的溫暖與真實。真實世界的隔膜產生了虛擬存在的價值、虛擬產生虛幻、虛幻與真實相遇理應產生破滅,然而更深的真實卻又由虛擬而生;總而言之就是真作假時假亦真,似乎一個隱密而吊詭的世界正在締造中。

結語
也許你會覺的筆者對虛擬也抱著頗正面的評價,然而筆者卻覺得這東西太複雜了,它的多面及多向度性是不可以太簡化的下評語。既然也有不少人談論過它的負面影響,我就嘗試藉著它反省一下我們現實世界的景況罷。虛擬的世界是完美的世界,抑或是罪惡的溫床,也許要看你怎樣的參與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