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2003
看isle罵張小嫻罵得這樣狠,我也想寫幾句。她出道初期我很喜歡她,大慨是中五、六的時候吧,有一年書展我還排了一小時隊拿她簽名。她第一本小說其實寫得不錯,可是後來的卻越來越差了。現在她只能一年出一本長篇,很明顯是自覺寫得差。以前我年年買她的書,可是覺得她越來越俗,可能因為「暴發」的關係,她不斷賣弄名牌的知識,很著意的營造一種「高品味」,用詩意的文字包裝。可是對不起,高尚的人從不會告訴別人他擁有幾多。張小嫻其實是利用群眾心理,知道現在什麼人都講品味,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的愛情很撲朔迷離的心理,於是特意去製造品味先知、愛情專家的形象(這可是阿多諾文化工業的所說的一個現象?)我忍受不到她那種小資產階級的俗氣,捨棄了她,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讀者成長了,作者卻沒有成長。這個情況其實反映了什麼呢?張小嫻其實很聰明,因為她知道這個世界還有成千上萬心智未成熟的少女,還有那些四十幾歲也要追求浪漫的「事業女性」,這個世界不實際的人太多 太多了。要住洋樓著名牌衫出入高尚食肆,那就繼續寫更多書名是「X的Y」的書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吧。張小嫻、深雪、梁芷珊(還有那些以少女畫做封面的垃圾書,在街上如果看到人在看這些書,我也會朝她們的樣子望一望,幾乎都是同一格調。我對這些書更加恨,因為它們霸佔了書局裡大部份的書架)等等其實是後現代文化工業所產生出來的怪物(isle稱之為妖孽),她們就像美國某些華裔女作家,年年出書都是講纏足鴉片妾侍風水,很明顯是滿足外國人的探奇心理。亦舒也不曾一次諷刺過她們。 我看愛情小說是一個不斷淘汰的過程,初中時我什麼都看,但人漸長大,就懂得汰弱留強。岑凱倫、嚴沁、瓊瑤、張小嫻都是這樣被我捨棄,唯一不變的是亦舒和張愛玲。
你我有沒有從幼稚園小學開始學懂清潔的重要性,勤洗手不亂拋垃圾不隨地吐痰愛護公物要有公德心?你我還記不記得那對黑白眼睛、垃圾蟲、清潔龍到現在又重見天日的垃圾蟲?你我還有沒有留意紙包飲品盒上香口膠包裝紙膠袋上公共交通工具上印著的「請保持清潔」的字樣?你我還記不記得亂拋垃圾人見人憎清潔香港一於響應香港是我家清潔齊參加的口號?你我有沒有在中學參加過清潔海灘的義工活動?你我有沒有留意街道上每一個垃圾桶有沒有到過淺水灣看過那一條長長的垃圾桶陣?如果我們都記得以上種種,那麼我真的想問,清潔香港是誰的責任? 東尼說曾司長好勁,二十日,想出這麼仔細的計劃。我想,也沒有什麼好方法的了,過去三十年罵也罵過,哄也哄過,沒效,那麼就唯有打,重重的打,也只有這個方法,真是—賤。
繼續修改論文,黎生看過初稿也滿意,黃導師又給了意見,尚要修正一下,為了這篇文已好幾天沒寫日記。 昨晚與東尼報名入會做gym,我要減肥,東尼陪我。我想在暑假末前可穿小背心,東尼說不要這麼大期望,年底前成功已經很好的了。之後出了旺角吃飯和買運動衫,我發現我真的沒有一件衣服可穿來做運動,可見我是如何的不熱衷運動。 回到家收到成績單,講論會那篇論文成績不好,也一早預計到了。其餘兩科都算OK。唯一開心的是long叔篇文分數最高,他老人家很難伺候,我那篇文都是兵行險著,幸好沒事。
昨天搬宿舍,累得很。全日簡直是香港一日遊。從宿舍到新屋到東尼家到屋企,弟弟又幾次走錯路,遊了大半日車河。把物件安頓好,又趕出去旺角看地磚呀、門呀、牆磚呀,好煩。早上與裝修的人談電掣的位置,床呀櫃呀怎樣放……搬屋一次就夠,怪不得有人喜歡住酒店。 最近是很忙,日記也不多寫。公事上最近忙於攪文學工作坊的事宜,簡直令人頭頂冒煙。行政上有很多事都很瑣碎,細得連一枝筆一張紙也要理。今天午餐只用了十五分鐘吃,工作還是做不完。回到家做黎生的論文,其實已經埋尾,不過唔知可不可以見人,自問真的普普通通。但是我真的很想開始看《蘇菲的世界》和《紅樓夢》呀!那篇文已經拖了一個月……。 家裡的床確實較舒服,不過做論文就不能專心了。電視就在咫尺, 很吸引。
最後一晚在宿舍,有點不捨。 整晚都在收拾,單是把書紥起來已經用了兩小時,原來這大半年斷斷續續買了很多書,收拾起來真的驚人。其他的雜物也非常多,狠心丟了一些,衫又多(冬天加夏天),還有煮食用具,電腦、printer,還有電腦椅,是東尼去年上北京前買給我的。我還記得他臨走前幾晚落訂買,待椅子送到來他已走了,我自己一個人在宿舍慢慢砌,位置常常攪錯,裝了又拆,拆了又裝,好不容易弄好,已經夜深了。那時我想如果東尼在身邊就好,他一定會幫我弄好,可是自己弄好也非常滿足呀! 除了衣服之外,所有物件都會寄存在東尼那裡。下學年應該不會再住宿舍,太貴了。但是我會搬家,重新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 住宿的日子不怎麼特別,但也認識了幾個宿友。我們一人一間房,溝通不多,見面都會打招呼。這年學習獨處,都不錯,孤單的感覺不常有,可能是白天也要上班,下班上課,再回來時間也不早了,沒有時間傷春悲秋。
星期日搬走,明天開始回家住,此時我竟有點掛念媽媽。我每天都可以吃她煮的飯啦,不用想每晚要吃什麼。
世衛撤銷香港的旅遊警告,我從網上得知消息,那時還未確實。隔了一陣東尼打電話來,說已經確實了,他正匆匆忙忙的去協助開領事發佈會宣佈好消息。掛線前我說了一句Congratulation,給東尼,也給所有香港人。 rosery說世衛應改名為政治衛生組織。觀乎這幾天的戲劇性發展,實在不能不說世衛是一個政治角力場所。沒事的時候還好,有事的時候各國即露出尾巴,世界局勢,誰強誰弱,一目了然。香港有中國做後台,說不定是大陸與世衛交換了什麼,他們才會這麼快下決定。看別人星加坡要爭取在疫區名單中除名,過程膽戰心驚,快接近終點時突然又有一宗,差點功虧一簣,真是嗟一把汗。而香港,像是得來全不費工夫。當然香港每個人也有貢獻,也付出過努力,特別是所有前線員工。但是中國的影響也一定有的。 政府要做事了,再沒有藉口。世衛給予你方便,我們也不好慢吞吞。今晚在新聞看到匯豐銀行亞太區主席的訪問,他說政府可再拿多百多億救市,不要理財赤,或可以發債劵。我不懂這些,但是外國人都這樣的堅定這樣有信心,政府也要醒少少。 現在我有點憂心台灣,因為政治關係他們好像顯得孤立無援。在這個時候中國大陸應該表現得大方一點,趁這個形勢增加台灣人對大陸的好感。我覺得現在中國的領導人是做得到的。 希望大家都笑一笑吧,出街走走,買點小東西獎勵自己或送給你身邊的人。大家都活下來了,社會需要更多互愛。
看謝醫生和她丈夫的照片,很有福氣,怎樣也想不到他們會這麼短命。後來想明白了,他們的福氣是來自天上的福氣。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7-8)
關於除不除口罩,我聽過有人說,要討論這個問題,就首先要問當初為什麼要戴口罩?如果你清楚知道,這個問題就不需要討論。 世衛真是——奸!解除旅警完全是政治決定,之前我曾懶心水清的說︰世衛是一個政治組織。豈料東尼說︰當然啦,世衛係under UN。當下冇聲出。 究竟解除旅警是否涉及情感因素?但你總不能說因為香港人戴口罩所以我們不放心解除警告,不要忘記疫情受到控制有些原因是因為人人戴口罩。 再細心想一層,當然是有人一朝得志語無倫次。香港則是有事相求,自然不得不低頭。決定權在人家手上,要看人家的咀臉,要聽難聽的說話,奈何。 再再想深一層,香港是不是要這麼急去解除呢?要振興旅遊,可是遊客主要來自大陸,現在攪成這樣,他們還是不來的好。至於談生意那些人,這是利用高科技的時候,現在幾乎足不出戶也可以做生意,來不來已經不是問題。 世衛憑什麼決定解不解除旅警,大家心中有數,既然這牽涉到國際政治,香港人也就最好以平常心看這件事,期望不要過高,也不宜妄自菲薄,放慢手腳做事。你越急世衛就越得戚,到時被人牽著鼻子走,成為笑話。趁我們還有一點點尊嚴,就適可而止。盡力而為,後聽天命,然後靜觀其變,唯有這樣。
isle說得對,不要靠男友。丈夫不過是另一個老闆,還要是終身的,沒有一個月通知辭職。昨晚東尼說將來結婚後我要每天早過他起身煮早餐給他,我冷冷的說早餐閣下自理,我不會理你的,他為此已嚴重抗議。他早前也說過要我學做甜品招呼他的同事,不可以只學一樣,要攪一個像酒店的甜品buffet。我說好呀你買左海澄湖畔給我住有大廚房大焗爐又唔駛我返工我就做啦有幾難呀?這個老闆實在難服侍,看來結不結婚都是死路一條。
今天食了一個我工作以來最大的死貓。值得記下來。 當下是很不開心的,還要開OT,身心的溫度都升至沸點。放工等巴士打給東尼,聽到他的聲音我已眼濕濕,心中不停問你幾時娶我? 回到宿舍我煮了一大盤螺絲紛吃,煮食的過程令我平靜下來,我作出自我反省,結論是我已做了我所能做的︰快手快腳、幾番請示、作出建議,上頭已完全知道我做什麼,但他們為什麼到倒轉頭說我沒有事先給他們看一看? 其實最先食悶棍的是同事J,她吃完後跑過來問我你不是已經問過他們的嗎?但她很快便知道又是死貓一客,她說不要緊吧下次你再問多幾次才好確實。我心想我已問了不同人幾次,還要再問?算了,反正他們永遠是對的,他們是老闆。 同事J說你會慢慢習慣的,習慣食死貓?我沒有聽錯吧!習慣食死貓,到將來自己做老闆時又專給死貓下屬吃,循環不息。 很早之前同事已說你這個位好難做,初時不覺得,以為還可以應付。可是當工作越來越多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我有三個老闆,三個女人,三把聲,已煩到死。我羨慕與我一起來的男同事,他跟的老闆都是超級大好人,又給他機會提意見,參與討論。而我,我在她們眼中只是一名打雜,完全沒有發揮機會。他們的做事方式是很典型的政府方式,一層一層,分工仔細,你做妥份內事就不要過問其他,請示也是一層上一層的,很無聊。 可是受不住都要受,明天早上起來又對他們陪笑臉,只是我無時無刻都告訴自己,有一天我要做老闆。
辦公室冷氣由今天開始,八時半才開,五時半停止運作。我不知道這是大廈的管理政策,還是政府的節流措施,我只知道我很熱,冷氣開了像是沒開,窗又開不得,開得到的都是氣窗,小小的縫,望梅止渴。今天超時工作至接近七時,焗了兩小時桑拿,也加強了我減肥的決心。 可能是我在日記裡寫得多,這兩天東尼都陪我吃晚飯。昨天他做完那些緊急的工作後就陪我行街,雖然只是在銅鑼灣蕩一蕩,但好開心,很久也沒有與他行街了。今天他知道我OT,說與我吃飯,我們吃北菇蒸雞和梅菜肉餅,好開心。之後他送我回宿舍,返到宿舍我以為他會回家,誰知他說要返office,我內疚得要死,如果我知道他還有工作,我就不叫他送我回來了。這樣熱,一來一回很辛苦,他還要穿整套西裝,熱死佢。他說不要緊啦,當是減肥,但是我替他辛苦。 昨晚在Sogo前的馬路我們遇見阿駱和她的男友。我們分別從反方向過馬路,走到馬路中間東尼突然指著我的左手邊,他一時記不起阿駱的名字,好不容易才吐出「駱駱」兩個字,我回頭一看,她已過了馬路了,但認得她的背面,於是反身即走上前去,在側邊認清楚是她才拍她膊頭。見到她真的好鬼開心,我感到她見到東尼可以陪我都很替我高興。我說暑假要跟她跳舞減肥,她即說︰好呀我帶你入會,有500元回贈我們便可以食buffet,我大笑,我是來減肥不是增肥呀。今天所有小學生都復課,我特別叮囑她小心一點。
在這麼熱的辦公室,我要唸一次《貓捕雀》。
窗外有棗林,雛雀習飛其下。一日,貓蔽身林間,突出噬雀母。其雛四五,噪而逐貓,每進益怒。貓奮攫之,不勝,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雛繞室啁啾,飛入室者三。越數日,猶望室而噪也。哀哉!
貓一搏而奪四五雛之母,人雖不及救之,未有不惻焉動於中者。而貓且眈眈然,惟恐不盡其類焉。嗚呼,何其性之忍耶!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乃有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者,何也?
昨晚看新聞真是笑中有淚,阿董發脾四,豬議員自暴其短,充滿了爛仔、瘋人、哈巴狗……,成日把主席女士讀成豬女士。再前一晚聽倒董動議辯論,結論只得一個︰你們是不是顛的?較為像樣的是司徒華,真是薑越老越辣,老人家收哂火,反而大玩幽默。雖然不走在前線,但在幕後翻報紙翻舊賬,實行追本溯源,從根本上還擊。吳藹儀發言可聽性非常高,可是錯失了。 這兩個月,東尼是豬八戒,我是怨婦,是正牌的,怨東尼怨功課怨工作怨冇錢怨時勢怨政局……。昨晚多了一件,怨身型,我覺得自己真係好肥,好肥好肥好肥好肥好肥,怨得咬牙切齒,明明自己可以穿背心連身裙,為什麼會縱容自己到這個地步?要攪到三十幾度都著住件外套?恨,恨錯難返,好討厭自己,以及所有醜陋的人。
熱,熱,熱,熱死人。究竟寫字樓有冇開冷氣?,攪到人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今晚發現,東尼不是屬於我的,講一個電話都咁難,斷續的俾人打斷五次。 他說有好多張單呀,我說我早就估到了。在未來半年,或者到年尾,我們不用到戲院看戲,更不可能用一整天的時間玩,也不可能中午前入石澳去中泰式吃飯然後在沙灘睡一個下午再出金鐘吃晚飯,也不可以去澳門玩,離島免問(事實上我們從來沒去過),再會西貢滿記遙遙無期,也不會有事沒事去睇樓……。我們上一次看戲是我老婆係大佬,我連英雄同無間道都冇睇過。你說我們是可以看戲的,但是這麼難才擠得出三小時為什麼還要坐在黑暗的戲院不說話?我寧願望多你幾眼。 最令我擔心的是,你好久也沒有返團契了。如果你有時間,我情願你返團契。
親愛的天父︰我在校巴的電台廣播,斷斷續續的聽到再有醫護人員病逝,我真的很難過。
今早返來沒有揭靈修日曆,待我揭了,是大衛與哈嫩的故事。有時靈修日曆真的令我感到上帝的奇妙,因為,今天,五月十五日的反思說︰「為自己的過失辯護,不僅需付出代價,而且也是徒勞無功。隨便下結論,對人懷偏見、誤解別人的好意,都是我們常犯的錯誤。上帝要我們放下驕傲,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要與人修好。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遇見因誤解而起的爭端?」 讀至此,我為今早的自己感到慚愧。同事甲後來走過來請我吃芝士餅,我是不是對她有誤會?
同事甲,究竟你真的忘記了還是怎樣,本來是你做的事,我昨日放工前幫你攪掂哂。做完之後返來,你居然走左!!!我心裡怪叫,你唔係咁掛,算了。今早回來,告訴你知我已攪埋你過份,你卻只說唔該,對眼仲望住電腦,好似是我應該幫你做似的。你不是這樣奸吧?
明報新聞網站的報導︰
病逝謝婉雯醫生的牧師表示,謝婉雯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及成熟,她明知男朋友患血癌,依然下嫁他。
中華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牧師蘇穎智表示,對於謝婉雯醫生病逝,感到十分難過,在她染病時,教會會眾一直為她祈禱。
他表示,謝婉雯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及成熟,積極投入參與。蘇牧師指,在三年前她知道男朋友患上血癌,依然下嫁他,並悉心照顧他,直至去年丈夫病逝,已對她造成打擊。
謝婉雯與她的丈夫均任職屯門醫院的醫生。
真是一名勇敢的女子,為著至愛無怨無悔,她的生命真是榮耀了神,也許她來到這世上,是為了彰顯神,生前死後都作了活生生的見證。 她的故事一定會成為下一部福音電影的題材。 希望更多人能透過她聽聞福音。
小時候我常看名人傳奇,薄薄的一本,連環圖,一個紙盒三本,彩色印刷,媽媽從不吝嗇的買給我。我在故事書中認識南丁格爾、武則天、愛廸生、居禮夫人、富蘭克林、詹天佑、貝多芬……。那時看南丁格爾的故事很感動,家人都阻止她上戰場,但是她義無反顧,奔波照顧病人。到現在還記得那麼深刻,那幾張圖畫,在戰地醫院,傷兵大呼小叫,有的傷腳有的傷手,南丁格爾在其中穿梭照顧病人。媽媽曾希望我可以像四姨一樣當護士,她說這是個專業,走到那裡都會有人請。可是我沒有如她所願,如果當時真聽她的話,今天的我會是怎樣呢? 看電視新聞我終於忍不住哭了,是疫症爆發以來第一次哭。新聞片裡訪問了殉職醫生的教會牧師,他說她知道她會去一個更美更好的地方,所以一直都不憂慮。她的丈夫去年也因病逝世,但唯一安慰的是,她終能與分離的丈夫在天國相聚。聽到此我忍不住哭,何等命苦的女子。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年,受盡這麼多苦,忍受喪夫之痛,重新上路,惜又被沙士奪命。上帝對她多殘忍呀!衪賜予的,衪又拿走。可是我在她生命中看見神,短短的生命是為要告訴我們要關愛他人,要在生活工作中活出神,這位醫生做到了。上帝把她接返天家,與丈夫永遠在一起,是知道她惦念丈夫之情切嗎?也許上帝也感動了,悄悄把她接返家。 願你安息。
為一張ppt,攪左個幾鐘,不過亦令我再學習photoimpact的操作技巧。 屯門醫院再有一個女醫生去世,唉,不知說什麼好。
媽媽的菠蘿青紅椒炒雞柳很好味。 振興香港經濟,同阿媽阿爸飲茶︰80元。同日夜晚吃母親節海鮮餐,與弟弟每人出300元。 舅父清理離物,居然把上中下冊的《辭海》都丟了,弟弟眼尖,說留給家姐吧!他卻說都發哂毛啦。呀—唔係咁哂料掛。 東尼居然在麥當勞拿到下星期才推出的shake shake 薯條紫菜味調味。我說紫菜味或許會較好吃,他有點懶醒的說︰都係因為kelly吃紫菜味吧。哼,我有冇咁低能呀?係我真的覺得紫菜味會好吃。都唔知點解會俾佢,明明係下星期才有,一定用旁門左道。
亦舒同好會
昨日去商務目的是要買《有亦舒的日子》,是一個亦舒迷寫的散文。才看了頭幾篇,已覺得這個人簡直是亦舒癡,幾乎把她的書都讀透了,也因而把亦舒的生活、成長歷程、愛惡、往事等等瞭如指掌。但是一路看,不禁覺得她有點那過了,她可以隨便把亦舒的事都說出來,並且添幾分洋洋自得,一副我知你唔知的態度,那是否需要呢?一直以來,我愛看亦舒,不過是迷戀她的故事,至於亦舒本人,一直都不了解,所知道的不過是很片面而又大家都知的事。最近期的不過是去年在姊妹雜誌的改革號看過她的訪問及幾張生活照罷了,我把這本雜誌收藏好,但很少拿出來看。無疑看的時候很興奮,終於可以看見亦舒的近照了,但是情緒很快平復,也完全沒有影響我看亦舒的心情。我想大部份亦舒讀者,都不強求要知道她的私事,只要她不封筆,繼續寫下去就行了。這也正是亦舒的魅力所在,靠文字的魔力把讀者逮著,那管作者已變成白髮蒼蒼的老太婆。 未買這本書的時候,我期望作者會把她看過的亦舒小說的感受寫出來。不過我有點失望了,才看書的開首已覺得有點揭秘式的,常常以「熟識亦舒的讀者都知道……」為開場白。我希望作者是分享她對個別作品的感受,而不是在賣弄她對亦舒本人的認知,又或是從小說裡如何找到蛛絲馬跡證明了亦舒如何如何,更甚的是有意無意揭露了她與亦舒的關係……。也許是言重了,但是我真的很想說,這與在張愛玲門口翻垃圾後寫一大篇文章的那位記者有什麼分別呢……也許是言重了。 書裡常提到她的朋友為亦舒建立一個「亦舒同好會」的網站,據說內容都幾豐富,為此我今早搜尋了一番,可是找不著。但都不要緊了,可以看固然好,沒有的話也不會失望,反正做讀者的越知道少越好。 不過我很欣賞作者鍥而不捨、忠心耿耿的精神,希望有一天她會寫一本亦舒小說的讀後感出來。
拍拖五週年,沒有去什麼地方玩,在東尼的辦公室做論文。本來是希望可以去石澳曬太陽,或是去黃泥涌水塘「泛舟湖上」,可是都知道不可能的了,吃一餐飯也已經足夠。經過五年後確是長大了,不再執著是不是有什麼大慶祝,只要大家在一起就行。一直做到下午四時,又過去尖沙咀商務。我發覺有兩個地方會把我們的銀包搾乾搾盡,就是商務和HMV,明明前幾天才去過,今天又買了一堆書。 本來訂了美麗華商場的TODAI食buffet,可是一去到見到人頭湧湧的,東尼不喜歡,說要靜靜的與我慶祝,於是掉頭走。我們決心要食buffet,自從疫症出現後我們已沒有吃過buffet了,我們鐘情的女青再臨閣又不再做晚餐buffet。一直走了好幾間,Hyatt、九龍酒店都滿座,我真懷疑經濟是不是如此不堪,周圍吃飯都要排隊。酒店在做特價多人也正常,TODAI一位都要接近三百元但都排哂隊就真係好奇。後來我們去了Sheraton,也要坐在近門口位置,不過食物的水準非常高,很好吃。食物也不再攤出來任攞,由膠板隔著,廚師幫你拿,好似探監咁。 如果問東尼這幾年給了我什麼,除了愛,就是脂肪。我由五年前的俏麗鵝蛋臉變成今天的豬扖臉,實拜他所賜。 今天很開心呀,比起去年你被壓力壓得快要崩潰,日日愁眉苦臉嘆十聲,今年的你好了很多。雖然仍是一星期返足七日,但是覺得你還是應付得來。今天你手腳快快的完成工作,扭開電台輕鬆一下。電台傳來黃耀明的春光乍泄,你說幾好聽喎。一邊聽歌我一邊看著你,在這間充滿陽光的房間,只得我跟你,在歌聲中我覺得好幸福。後來主持人說︰剛才聽的是F4言成旭翻唱黃耀明的春光乍泄……怪不知總覺得怪怪的,我們對望大笑,那一刻我們是多麼快樂,為著這般小事。以後也是如此,就好了。
東尼︰我和你在一起,到了今天,五年了,竟想不到能和你走了這麼長的路。五年,有開心有傷心,但是我們是快樂的。這五年我們都在成長,自己在變,社會在變,發生了很多很多事,可是我們都能在變化中更珍惜對方。我盼望,我們能一起走過許多許多的五年。 I love you for all the times I love you for believing in us I love you for loving me like no other
當 曾 蔭 權 被 委 派 統 率 「 全 城 清 潔 策 劃 小 組 」 , 有 人 覺 得 大 才 小 用 , 甚 至 降 格 … … 提 出 這 些 批 評 的 人 , 是 否 覺 得 「 清 潔 衛 生 」 如 此 微 不 足 道 , 不 值 得 政 府 全 力 出 擊 ? 如 果 見 到 美 國 CNN 日 播 夜 播 香 港 橫 街 後 巷 如 何 不 堪 的 鏡 頭 , 又 或 者 知 道 日 本 電 視 台 如 何 鍾 情 何 志 平 打 開 坑 渠 蓋 ,蟑螂 群 起 而 出 的 新 聞 片 … … 大 家 應 該 知 道 這 項 工 作 對 香 港 的 重 要 性 。
大 才 小 用 、 降 格 , 諸 如 此 類 的 批 評 , 正 反 映 這 項 工 作 的 難 度 。 要 改 變 香 港 人 不 重 視 清 潔 衛生 的 文 化 , 豈 可 一 朝 一 夕 ? (蘋果日報︰新官場現形記)
Isle︰原來你也有這個問題,我想是因為同事冇得揀,迫住要日日對著,所以容易覺得唔夾。朋友可以自己揀,夾的就傾多幾句。我覺得與以前學校的同事都幾夾,又可隨時同校長說笑吃飯,還找到幾位可以談心事的朋友,可是在這兒就不能。做了兩個月還是覺得很陌生,同事當中女性佔多數,有很多也與我差不多年紀的,她們會一起逛街,復活節也攪過party,可是因為我趕功課沒有參加,也深知道我不是玩得好顛的人。我只喜歡談天,在一個有落地玻璃窗的餐廳,坐在舒服的梳化或有手柄的椅子,啜飲凍檸茶,吃小小的蛋糕,一邊與同伴東拉西扯,聽別人的經歷,說自己的心事,同哭同笑,沈默的時候大家一起望著街外風景。我可以一直說一個下午而不累,可是你叫我打麻雀鋤大D玩UNO至通宵又一齊勁寸一個人我就完全不行。有個男同事也是與我同期請回來的,比我遲來兩星期,可是他已經完全與他們混熟。有些人比較容易與別人夾,可是我不是這種人。也許我比別人想得多,也許是我與他們不自覺的保持距離,這或是我與同事相處的最大問題。
一朝早就有人開茶,同事走過來問想喝什麼,本想喝可樂,但望望鐘,才九時半,再看看自己的身型,還是喝維他奶算了,雖然一大早喝可樂的感覺會好正。 福利組同事打算每月攪兩次大型茶聚,今天是頭炮,有高層請,哈哈乘機抖番一陣。下次開始就會按職級斟量收費,金額不多,我也非常願意參加。我仍是一個新丁,與很多同事還沒有很夾。大過我的根本溝通不到,與我同齡的也話不投機,不知怎的就是搭不上口。兩個月了,工作上合作倒沒有問題,可是私下交誼就很少,吃飯也會坐在一起,吃完就返自己位,反正在他們當中也像個啞巴。我總是覺得我們的思想距離太遠,實情是怎樣我又說不上來,只是覺得完全唔對路。我也算是一個多話的人,可是他們說的我完全唔識回應,只有聽的份兒……究竟是不是我太自我中心呢?
星期六團契靈修,經文是約翰福音第八章3至11節。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網上的靈修版這樣闡釋︰
人只執意要定那女人的罪,沒有憐憫,沒有愛心;我們判斷別人時所抱的態度又是……
從此不要再犯罪?不可能——耶穌這樣說即是可能的,你說你為何不可能做到?
在默想的時候,我想起這個故事最近常常出現在我腦海,尤其是那句︰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最近總覺得自己迷失了,在紛繁的議論中,我奮力去尋求真與假,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點解呀?或是,真的這樣?我很想憑自己去判斷,但是原來聖經已給我一個很好的指引。振宇叫我們寫下最難忍受的罪,有人寫下假仁假義、不忠不義、論斷別人、姦淫擄掠。我比較簡單,把從自己身上看到的罪寫下來︰懶、貪、憎。懶、貪都是自己事,可是憎,我沒有很憎恨一個人,但是不滿總是有的。常常以為自己才是真理,最想得通想得透,最有道理,而你是這樣的無可救藥!這種自我膨脹都幾危險,我還這麼年輕,是不是每件事都看得這樣清楚,還是我只看見別人眼中的刺而沒有看見自己眼中的樑木?(這是聖經中其中一個好到肉的比喻)。 那天回到家看新聞,又是自省的時候。我不懷疑楊生的哽咽是假的,早幾天寫他薄情,都是因為見到東尼的辛苦有點浪費了。可是掉轉頭想,這不過是做下屬的特徵,誰沒有試過做到嘔血然後老闆說謝謝你這些我現在不要了(甚或多謝都冇)。我只計算自己失去了幾多,卻沒有數算得了多少,是太自我了。
雨一直下,唏哩嘩啦,把窗打開,為的是要聽雨聲。記得第一次入來這間房也是個大雨天,那天來到時渾身濕透,我很不開心,因為沒有我愛的海景。可是現在已習慣了,快要搬走,開始不捨得。一邊播著Piano的OST,一邊看書,很專心的,一個人
昨天東尼提早收工,我愉快地把他的電腦關掉。過到尖沙咀商務,各有各行,意外地發現了大陸三本文化離誌——《書城》、《萬象》、《讀書》,價錢由八元至十五元不等。真是太太興奮了,三本書均是價廉物美,內容廣泛,包括文學、文化、電影、音樂、政治等等。印刷精美,文字及插畫都是高水準的,大部份的評論文章也很好看。早前看李歐梵的文章大大推薦這三本書,那時已經很想看的了,但總覺得香港未必有得買,今次的發現實在太令人高興了。三本書都各有各特色,個人覺得《萬象》和《讀書》小小的一本,較易攜帶,《書城》印刷則較精美。而內容上則要慢慢看,到底這些高水準文章要慢慢消化才行。
昨晚只不過是看了十五分鐘的雷霆救兵,但是為什麼我仍會發一個血淋淋的夢?我很久已經沒有發過這麼詳細的夢了,電話鈴吵醒了我,醒來還猶有餘悸,太恐怖了,但又是記得這麼清楚。
昨晚在OPA看了又看,本來想買一條雪紡的雪白的裙子,可是最後也沒有買。今天同事募集款項幫助父母因沙士病逝的孩子,我把昨天看中的那條裙子的價錢寫在表上。除了賣旗籌款外,我很少正式的去捐錢,不過今次那些孩子實在很可憐,我想盡一點點力。至於那條裙,我不買別人都會買,也不急著一時。我只想外國人知道,我們還是會自救的,我們的社會還有愛。
勞動節假期,但是整日好像累得似勞動過。 東尼照舊勞動,而我完成了所有功課,本來還有黎生篇文要寫,但決定讓自己休息一會,帶幾本Sempe的繪本上東尼那兒看,內容實在太幽默了,一邊看一邊笑,有時還笑到不可抑止,又忙把好笑的部份給東尼看。他有點不勝其擾,不禁問︰是不是這樣好笑呀?Sempe看完,再看亦舒的流金歲月,迷頭迷腦的。本來訂好位去銅鑼灣食飯,等了很久終於有一餐是正正經經吃的了,但是東尼臨時有事絆著,直攪到八時,我成本流金歲月都看完了。是有點不高興的,不過見他扮鬼扮馬的哄我,也就算了。
29-5-2003
29-5-2003
26-5-2003
23-5-2003
23-5-2003
23-5-2003
22-5-2003
21-5-2003
20-5-2003 死貓的滋味
19-5-2003 快樂晚餐
19-5-2003 貓捕雀
16-5-2003 恨錯難返
16-5-2003
15-5-2003
15-5-2003
15-5-2003
15-5-2003
13-5-2003
13-5-2003 天使
13-5-2003
11-5-2003
9-5-2003
9-5-2003 有亦舒的日子
8-5-2003 五週年
8-5-2003 五週年
your heart listened and understood
even when the world challenged our dream
and for making our fairy tale dream come true
7-5-2003
7-5-2003
6-5-2003
5-5-2003 我的罪
這話對判斷他人而言,是很重要的。耶穌說用石頭打,猶太人不能指控祂違反法律;祂又提出只有無罪的人才可先拿石頭打她,從而強調憐憫和寬恕的重要。當別人犯錯被捉拿,你是否很快便下判斷?我們這樣做,就像表示自己從沒犯罪一樣。只有神才能審判人,我們只有表示愛人和寬恕人,而不是定人的罪。
這個婦人被指控犯姦淫,耶穌沒有定她的罪,但也沒有縱容她犯罪,祂叫她回去,從此不要再犯罪。耶穌隨時寬恕你生命中任何的罪,但認罪和悔改是代表心靈上的改變,透過神的幫助,我們可以得到耶穌的寬恕,停止犯錯。
5-5-2003
5-5-2003
4-5-2003
2-5-2003
1-5-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