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進入北京行小感

31-7-2003

我和東尼都不熱衷足球,從我們上星期日的對話就知道︰

我︰皇馬黎香港喎。
他︰(錯愕)係咩,決定左黎牙?
我︰你有冇攪錯呀,一早決定左啦!「醒目人!」
他︰皇馬有咩人呀?
我︰(猶疑一會)碧咸啦……
他︰朗拿度?
我︰好似係……仲有邊個呀?
他︰係咪有個叫施高呀?
我︰施高???費高下話?
他︰好似係……費高……同施丹……
我︰施丹???退左休啦…………好似(極猶疑)

說完後大家都覺得好笑,大笑一番。

我︰這些說話不要在團契講……施高???笑死人。
他︰一定俾人寸到飛起,尤其是阿禮。

這段說話盡顯我們是「體育白痴」的共同點,實在好好笑,忍不住要記下來。

30-7-2003

唔係話乜,「政治漫畫」的暢銷,除了反映市民的不滿,也反映我們質素低落。大人睇那些書,我不理,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判斷,笑完就算,都好。但是小孩子,香港的下一代,如果他們要認識政治,可以參加七一遊行,去六四晚會,看明報……但不是看那些書。要看,就要看尊子,比較有質素保證。他們說,書越賣得,這個社會就越悲哀,是的,真的很悲哀,居然有父母花錢買這些書給子女,真的感到很悲哀。

外國的政治漫畫恐怕已發展了幾百年,所以質素高。會考歷史科有一部份是data-base question,data是文獻、報章,最多是政治漫畫,考生從那幅畫,聯想到某一歷史事件,然後答問題。大部份漫畫都有深度,不是這麼易就看出背後意思。可是今天我們所謂的「政治漫畫」,請問100年後我們會不會拿出來做試題?像Yes, Minister和Yes, Prime Minister那類的書,別人一定說太高深不適合普羅大眾看。其實這兩本書(或是這兩部電視連續劇)是政治喜劇的經典之作,內容是諷刺政客的愚昧無能、官僚作風,及官場中的種種醜行。書中所說的政府架構,幾乎與香港的問責制一模一樣。官員的作風等等簡直令人引發共鳴,拍案叫絕。劇集已出了VCD,小說版亦已翻譯成中文,要看是非常方便的……為什麼還要去看那些垃圾?

看書,最好什麼都看。但是都要揀,一年有六千多本新書,你可以看幾多?這一兩年書展前後我都有寫日記大罵那些垃圾書,去年在地鐵見到一個小學生看那些書,簡直想一手搶了它丟掉。這個世界騙子實在太多,書展中的騙子除了張小嫻和相關的垃圾作家外,還有那厚顏無恥的「出版社長」。你要出那類書,好呀,但請你也注重質素!我覺得他真的當香港人是水魚。

29-7-2003

最近一直找有關插花的雜誌。但是英文雜誌多是著重庭園設計,像House and Garden,市場需要嘛,沒有辦法。插花書又太貴,動輒200元以上。我從台灣的博客來網站看到有兩本日本插花雜誌及大量的MOOK(即Magazine和Book的混合體)。雖然是日文,但是內容很吸引。我不太想在網上訂,因為一定收多幾十元的運費,於是找找香港有沒有。我一向不看日本書,根本不知道在哪裡找。去過兩間Page One,Log-on,也不得要領。他們賣的書不是nonno,就是穿珠仔。終於放棄了,在網上訂了兩本。前兩天與東尼逛街,不甘心,見到Bookazine,又去看看,結果都係冇。問店員,她建議我們去銅鑼灣恩平道找。但是我也不太知道恩平道在哪兒,盲中中去到世貿附近一間日雜書店,見到在網上訂的其中一本,比我在網上平五十元,幾乎嘔血。東尼忽然靈機一觸,說不如去Sogo看,我不抱厚望,硬說那兒小得很,怎會有呀?摸到上10樓,在一排排架上找到一個插花書專架,忍不住大叫,所有在網上看到的在這裡也找到,而且平過網上訂。雖然想起買貴野幾乎想死,但是那架書實在令我太興奮,真想全部買回家。

最後買了一本插花雜誌和一本插花基礎書。日本的插花書最大特點是step-by-step,一盆花一束花、花圈花球,都會逐步教,有彩色圖片及說明。可是我不懂日文,好可惜,不過單是看圖片也很清楚。插花雜誌叫「花時間」http://www.hanajikan.jp,內容很豐富,有倫敦巴黎紐約花店介紹,藍色花專題介紹、日本花店專題、幾款特色花瓶推介等。最令我興奮的是3000日元花束特集,雜誌邀請了85間日本、巴黎、倫敦的花店以3000日元(即190多元港幣)包一束花。雖然當中沒有逐步示範,但是真令我大開眼界。我覺得香港花墟的花束簡直是騙錢,200-300元,甚至400元的花束完全不能與別人比!香港的花束完全缺乏創意和誠意,因為大量生產,所以整個花墟的花束都一模一樣。今次看這個特集,令我覺得花束的變化是非常多。同樣的玫瑰、太陽菊、馬蹄蘭、百合甚至繡球花即能變出85束花,這個特集很有參考價值。

不過就算幾有興趣,都要看看今個星期五第一堂插花課的表現怎樣。很緊張呀,我會努力做好的。

29-7-2003

這幾天的幾件事︰

東尼下了兩個人生中重要的決定,並坐言起行,即時實行他的計劃。之前我們曾為這兩個決定討論過無數次,有時會意見不合,不過最後還是給他無限量的支持。我只是不斷對他說,只要你心中覺得有點不舒服,就不要去了,一定要心甘情願。這兩件事發展成怎樣,不知道,但我對他有信心。

星期五會第一次上插花班,是由阿駱介紹的。她正在學新娘花球,我臨時加入,第一堂是試課性質,不收學費和花材費。我趁這堂試試看,如果我笨拙得很,那就不用浪費時間。新娘花球是我最想學的,因為知道有朋友會結婚了,可以學以致用。我心中其實有很多計劃,開花店是其一,最新的想頭是辦一份插花雜誌……如果我能考取荷蘭花藝設計證書,如果我能拿到外國插花雜誌的中文授權,最重要的是,如果我有錢………最近發白日夢的次數也很頻密。

說到錢,近來我湊興買了兩次六合彩。這兩期的彩金破紀錄,如果中了,以上的夢可以成真。可以脫離上班一族。

說起退休,我工作的地方有人參加VR並批准了。祝賀卡傳到我手,別人寫了滿滿的一張「臨淵羨魚」、「久在樊蘢裡、復得返自然」、「魚游四海」、「自由復返」……我發覺原來他們都不是太喜愛工作。上級可以寫這些說話,我們卻不可以說「唔駛做」,這是其中一個O說的,因為我們年輕,因為我們還可以捱,所以「退休」這個思想在我輩是不要得的。但是難道你們覺得我這份工很有意義嗎?我說想不做,是希望做我想做的。不做難道躲在家中睡覺到八十歲?

寫到這裡,待續。

27-7-2003

忽發奇想,看這個日記的會是什麼人?有幾多人只是看但從不露面?能夠找上來,相信都有一番轉折,你們會給我留個言打聲招呼嗎?希望你們都會留言,大家交個朋友。

在此先給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打個招呼,你們好!感謝你們常常來看。^_^

26-7-2003

在街上見到左麟右李的演唱會VCD時,我才記起一直都沒有寫。

我們第一次知道譚詠麟李克勤開這個演唱會時,是在北京回香港的飛機上,明報全版廣告,兩個圍哂頸巾穿白色冷衫,手執紅蘿蔔。我們首先笑了一番,然後我說去看,東尼說不去,寧願買VCD。我大奇,兩個都是他的偶像,居然不感興趣。

農曆新年時他爸爸買了票子,他看完後說勁好看,尤其是唱左麟右李那首歌好鬼high,可是他父母卻沒有反應。

三月演唱會添食開part 2,東尼說要再看多一次,剛巧信用卡有優先訂票,於是順理成章的訂了四月五日清明節的票 。我們也很期待。

四月二日,沙士蔓延全城,張國榮自殺翌日。在can.Teen,我、東尼、他的同事N討論應不應該如期看演唱會,東尼說不怕,我說寧願不去,免得自己驚餐飽,他的同事也說會去。東尼對我的反應不置可否,不過看得出他也很堅持的。我很無奈,因為真的驚。

翌日,他們宣佈演唱會延期。我們不約而同從報上看到消息,然後在同一時間打電話給對方。同日晚上,在電視上看見譚詠麟,神情無奈的說︰我地收到好多醫護人員的Fax呀信呀,要求我地唔好開演唱會,因為佢地真係冇能力應付更多人感染……Leslie又咁,又非典型肺炎,社會氣氛都唔多好,我地都冇乜心機……

煞過沙士,六月二十八日,我們終於可以不載口罩看演唱會。

一開場,二人唱霧之戀,山頂有人大叫Alan,忽然很感動。感動是真正的明星魅力,追隨二十多年歌迷的忠心。只有真正的明星才有真正的歌迷。

升降台令我想起早前跌落升降台的林子祥。如果今晚其中一個也跌了落去,歌聲沒了,音樂停止,那驟然而至,空洞的空虛,忽然這個世界都停止了。

林子祥令我想起他與陳奕迅也開過演唱會,但是他們只給我父子師徙的感覺。但是譚李二人的默契已超越了他們,一種超越朋友達到兄弟的境界,哥哥帶大弟弟,然後合作賺錢。譚給李指點迷津,李給譚帶來失去了的青春。

唱幻影的時候——幻象似的愛情,始於會消失去……突然紅館的頂全亮了小藍光。原本他們在頂的位置舖滿了藍色的小燈泡,本來黑漆的空間突然滿佈亮晶晶的星。曲子完了,燈泡逐漸熄滅,而我卻費力的追逐那一點點星光,直至最後一片淡出。

彷彿只有李克勤在,梁榮忠才有點價值。如果李是牡丹,梁就是綠葉。從叻人新世紀開始,梁榮忠一直襯托著他,他一個人不好笑,只有兩個人才好笑。但是梁很努力的做綠葉,只有當綠葉才能拼發一點光。

看這個演唱會經過六個月時間,今天這篇,算是一個總結。

24-7-2003

這陣子東尼工作暫不太忙,多了時間與我吃飯送我返家。今晚我們在FOV,吃到軟綿綿的朱古力慕絲,好軟好滑,不太甜,又有朱古力味,可以吃一整杯也不會嘔。這幾個星期很珍惜與他相聚的時間,能坐下來吃飯已經很滿足。在我們來說,這個月算是風平浪靜,所以更加不去想太多。我最近常常仔細的望著他,然後笑,笑他疼我的樣子。然後總是想,將來如有苦日子,我也會與他一起捱的。

23-7-2003

今午還像個焗爐,熱得透不過氣,放工時風雨交加,又凍又濕。

小小的抹香鯨在西貢擱淺,百多人拯救也救不活。那邊廂,美軍要殺兩個人都用了百多人,結果人死了,兩條人命,他們說是一個好消息。

颱風來了,足足開心了一天半,如果明天要返工,我起碼賺到今天期待的快樂。

較好鬧鐘,早點睡。

22-7-2003

奇景一︰還未掛一號風球已經九成肯定會掛八號,然後開始計劃打風那天可以做什麼?

奇景二︰連東尼都說要去入定糧水預備。

奇景三︰從來不看書的弟弟在客廳很專心的看幾米新書《你們我們他們》,因為他愛上了一個看幾米的女孩。弟弟與我說了很多有關那女孩的事,不信教不看書的他,遇上一個基督徒和洪葉常客,那個女孩說弟弟有「難讀症」,精彩!

奇景四︰在所有中文組辦的研討會上都會遇上一兩個熟人,今天遇上大學同學belle,她第一句就問︰我有冇老到呀?我一時不知怎樣反應,老是不老,只是成熟了。一定是她覺得自己老了,事實上我們都老了。

最意想不到的是遇上以前的團契導師禮賢。隔了八年沒有見,覺得他整個人也變了。從前覺得他是一個很高傲很有學識的人,是典型的憤世嫉俗青年。也許經過八年的洗練,感覺上他「純」了許多,少了冷漠多了親切。以前他不常笑,今天短短幾分鐘的交談他已不住的笑,笑容如照在我們身上燦爛的陽光。中間他說了我一句︰女大十八變。我當下有點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的口吻如長輩,歲月催人老。我其實沒有變太多,也許是他變了。

有些畫面真碰不得,如今晚港台的集體回憶.文化經典,看完後——唉!

21-7-2003

做妹仔的一天。

一天趕兩場,辛苦至極,尤其是在這麼熱的天氣。

今日的體會是,那管你唸到博士,做人處事也可以是幼稚園程度。

一個比你蠢的人管理你,我能做的只是忍,除了忍,還可以做什麼?

20-7-2003

一日睡六小時究竟夠不夠?自從上次做fitness test血壓低,最近睡眠不足便會頭重重和頭暈。昨天和東尼一起買血壓計,在試機的時候也測到是血壓低。其實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究竟是睡眠不足還是有其他病呢?現在惟有儘量提早睡覺,下個月覆診時問問醫生。

17-7-2003

七月十七日的太陽與七月一日的太陽一樣熱辣。

在木財老師的車上,像個焗爐,突然播了張敬軒的My Way,是同事說的,我都不知是誰。歌曲曲調輕快,海隧一樣的擠塞,巨型的廣告牌是「春風拂腩豬頭爽」,一切仿似正常,可是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鄭生早上來電想約我和東尼吃飯,我下午出workshop,約不成。他的語氣好鬼風騷,說昨天是「香港重光紀念日」,我心想重什麼光?那大太陽由一號曬到十七號,走勢凌厲,人也快給曬焦了。他又問我們擔心不?我說我一向都處在不穩定的狀態,畢業以來工作都是續年吊命,一早已習慣拿一隻有幾百條裂痕的飯碗,有什麼好怕的?只要不用睡在街上。

最近才知道原來有很多人都憎梁振英,今日又聽到兩人分別說︰見到他的樣就驚,他城府太深了。另︰由他做特首,不如阿董做好了。我在旁聽時突然有一陣子全身發麻,想起昨晚也是一樣,在特別新聞報導聽到第一句︰行政長官董建華發表聲明……那時我的思潮已經去到阿董你真係辭職呀,係驚,同時一陣麻痺。驚到這樣,都唔知驚乜。

16-7-2003 女中豪傑

晚上七時十八分,在街上,接到東尼電話說葉劉已經辭職,加上一句終於可以在你知道之前向你宣佈消息。我靜了幾秒,說了一句︰好感動。

晚上九時三十分,在家,特別新聞報導,阿松於今天呈辭。這次輪到我打電話給東尼報告,他的反應也與我一樣,靜了幾秒才說係咩?

葉劉是女中豪傑,相信大家也不會否認。這兩個星期我嘗試以另一個角度看她,是因為聽到鄭生說她是一種「曲線民主」。

假如我是一個母親,丈夫一早去世,女兒正值青春期,自己返工朝七晚十一。因為自己的工作,女兒成為恥笑對象。

我是女人,我肥我娘是我的事,可是有人出書,把我從頭到腳恥笑一番,就算不是女人,一個人,也會有一丁點不高興的吧。

假設所有有大學程度以上的人都明白二十三條立法的害處,又假設三十年前的大學生都有「放認關爭」的特點,那麼葉劉應該極痛恨二十三條的立法。她說的每一句話,只代表政府立場,但不代表葉劉淑儀。

再假設一個當了近三十年政務官,升職如坐電梯的人,他應該懂得玩所有的政治手段,並且做政治Show做得很專業,那麼他應該明白,在立法會中如得罪了豬議員會有什麼後果。

一層推一層,於是她會在立法會藐咀藐舌,攪到神憎鬼厭,結果成功call左五十萬人上街抗議,二十三條立法也要押後。周圍都有拉她下台的聲音,掉轉頭夾阿董放她走,迫他棄車保帥(而不是一向的「棄帥保車」),最後成功了。

這件事她得到的益處是︰陪女兒讀書、自己可做回學生。

她最痛恨的二十三條沒有在她手裡通過,如果有,可能是她一生的遺憾?

今年的書展再沒有醜化她的書出現,出版社斷了財路,報仇雪恨很高興。

她的髮型再不會被人批評,怎樣電都得。

對亡夫說︰你不用再擔心我了,終於,我做回自己,你安息吧。

葉劉淑儀女士︰市民受夠了你,你也受夠了市民。終於,你可以退下來,在英國文學的世界中馳騁。但是我會記得你的,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堅強。

16-7-2003 創作的火花

在整理雜物的時候,九七年寫的那幾十篇隨筆散文又走出來,好久不見了,昨晚就細細的讀一次。一邊讀一邊嘆氣,覺得以前寫的東西好過現在的好多,雖然內裡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觀點,但那時候,一人一物一事觸動,都會寫得出感受來,現在是不行了。以前聰明好多,有時也看得較通透,現在只是鑽牛角尖,已經沒那麼敏感。

老了。

「那夜你沒有牽我的手」是寫在與東尼認識三個月後。彼時大家還在「猜」的階段,是最動人的時候。有一晚想起那一晚,感觸起來,就提筆寫下當時的心情。那時對未來是茫茫不知,何時可進一步不知道,連迫在眉睫的AL也不敢想太多。但這是我成長過程最美麗動人的一晚,同樣甜蜜的心亂如麻也許不會再出現的了。往後在中大的晚上走過那段路,都覺得自己無負青春,那十分鐘的路程足夠我回憶一輩子。

除了雜文外,還有一篇中三時,只寫了一萬六千字有頭無尾的小說。一疊原稿紙已微微發黃,今天讀來,內容非常幼稚,可是佩服那時的耐心。小說沒有結尾的原因是那時也覺得情節越來越不合理,乾脆不寫了。

如果人一生只有一次創作的火花,那我的已經過去,並且如何煽風點火,也沒法再燃起那點衝動。

15-7-2003 那夜你沒有牽我的手

黑暗幽靜的小路上,只有微微的昏黃的街燈陪著我倆。我們踽踽而行,你竭力找著話題,我留心的聽著,間中回報一聲輕笑。我們的步伐不徐不疾,然後轉了一個彎,要過馬路了。車輛出奇的少,我倆站在路旁,隱約聽見有車子要駛過來。我多麼渴望你會牽著我的手走過去,但你沒有,你只站在我旁,輕輕說︰「當心有車!」

無限的失落感湧上心頭,但我仍裝作若無其事,與你走向火車站。四周圍靜得可怕,但我的心很踏實,因為你在我身旁,儘管你沒有牽我的手。

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15-7-2003

有老闆帶她剛放榜的兒子回來,他入了皇仁。上到來,只見他靜靜地坐在母親身後看書。

幾乎可以看見他將來的路是怎樣行的。他或會拉小提琴會打籃球,喜歡看哈利波特和金庸。中學是學生會或是各大學會的成員。五成機會赴美英留學,五成機會在港唸醫、法、商。畢業後或進修碩士或在大公司裡實習,到時到候,娶一個門當戶對嫻淑女子組織小家庭,置業生一男一女,教他們如何禮貌待人,為他們入名校舖路。這個12歲的小男孩,將繼續走著他父母走過的路。

你說這個人生悶不悶?是很悶的,可是又這麼順理成章。但是上帝給們一生的時間,總要加一點色彩吧?

15-7-2003

睡幾多都不夠,沒有爸爸媽媽的生活,很多事都要自己動手。放工回家左攪右攪,已經十一點幾,結果整晚也沒有看過一頁書。

13-7-2003

今日下午參加教會的聖經問答比賽,範圍是《哥林多前書》。但是我這個懶鬼今早才開始看,預計第一回合已被淘汰,於是放軟手腳。《哥前》的內容又幾悶,看完十六章都沒有印象,反而前幾年玩同一個比賽,範圍是《士師記》,故事性強,沒有那麼悶。

我團有兩組參賽,我組的阿榮臨時OT不能來,最後補上彬嫂,彬嫂臨時上陣,根本都冇睇過,只靠平時記憶。第一回合玩Crossword,已經輸哂,只懂得五、六題。點知問答環節,過了一關又一關,最後竟入了final round。正如鄭生所說(寸)︰你地穩守突擊呀?是的,我們的策略是不答,保持底分出線。哈哈,實情是我們題題都唔識,識的題目又不夠人手快按燈。最後我們拿了「梗頸四」,我團的另一組就第三,鄭生都吹我地唔脹。

恭喜科大辯論隊今天首次奪得「大專辯論賽」冠軍。東尼為師弟妹打氣,好鬼開心。這場賽的辯題是「政制改革刻不容緩」,科大是反方。前幾天我一聽,即說,你們科大成日都抽到那些「打餐死」的題目,輸梗啦。這條題目做反方的話,論點都好「保皇黨」。我沒有去看,也不知道他們的論點是什麼。不過辯論這回事從來都不是那一方贏那一方就是真理,雖云真理越辯越明,但是此句話不適合用在辯論比賽,比賽是講反應、講sense、講氣勢口才,決不是講道理,很多時都是靠屈,只是看是否屈得靚。

10-7-2003

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是何志平求簽求得中,香港由年頭黑到現在,才七月,像過了一年。想想便心寒,才是七月呢,下半年怎麼辦?

也許我願意付出多幾元去坐「亡命飛Van」,但背後知道這幾元換來了時間也會賠上生命,因此每一次上紅Van都非常警覺。可是巴士,舒適穩定的巴士,一向很安全。坐巴士入石澳那條路,只有出和入兩條線,九曲十三彎,有很多彎位是彎得完全看不見隔鄰有沒有車駛過來。巨型的雙層巴士,挨著山坡而行,另一邊就是幾百米的山坡。可是也很放心,因為從不相信會掉下去,是沒有可能的事。但是今天……。

案發現場出奇的美,藍天白雲藍的海,對稱美的汀九橋,可是他們看不到了,今天天氣很好。

10-7-2003

已經無法形容,這大半年來,有很多天,在尚算睡得安穩的一覺後醒來,正覺得這天應該是美好的一天。可是打開電視看見報導員神色凝重的報告壞消息,整個人張大了口,在接收訊息的同時人如墮進冰裡,全身震了一震的那種感覺。

9-7-2003

本來是不想寫的,但是見到黃宜弘,真是忍不住了。有冇攪錯呀,什麼「議員」呀?曾幾何時,立法局議員是鄧蓮如那樣尊貴,但是今天……一星期內看清了全部六十個議員的真面目,除了余若薇和吳藹儀較為順眼外,其他人,唉……由此看見這件事的破壞性很大。但是置諸死地而後生,沒有破壞何來建設?只要破壞和建設不是同一批人就行了。

放工做gym,好努力的,因為已停了一個多星期沒有做了。一小時的運動令人精神一振,但上班時就無精打彩。

與東尼經過香港公園,抬頭望上天空,萬里無雲,一片深藍好舒服。有時真的不需要說什麼,我心裡明白,儘量配合他,緊握他手,想他知道,我知道的。

因為恰巧沒有去麥記食雪糕,返家的路程也很暢通。一路上有很多白衣人,纏著黃絲帶,使我覺得這個世界是有不同的人做著不同的事。在做gym時突然有兩個「筋肉」男人走入lady's area,從窗口看集會的情形,談話中好像很想去參加的,其後亦有很多人走去窗口看。在changing room卻有幾個女人說如何繞路走避開人群,有一個換上了黑色的裙子,輕輕盈盈的像去跳舞。有些人總是有本事舞照跳的吧。

另,我們一直懷疑蔡耀昌和蔡熾昌是兩兄弟,好似樣呀!

另外的另外,最近聽到幾句好笑的說話,鄭生說葉劉是一種「曲線民主」,50萬中可能有20萬人是她叫出來的。我懷疑這個term不知是否他發明。又如︰民建聯比董建華更快玩完,好笑之餘有幾真喎!

8-7-2003 新居點滴

終於搬到新屋,今晚是第一晚睡在這裡。這是第一篇寫在新屋的日記。

把雜物安置好很費神,訂了的書櫃還沒有來,書本還堆在地下。房間前一兩天還亂成一片,與這個混亂的時局非常合襯。今天我的房間已基本收拾好,可是政府的殘局何時才收拾好?

我的住處常有飛機很近很近的經過,一分鐘一架,巨型的黑影飄過,揮之不去。

這兩天媽媽也有來,我們一家人連續兩晚坐在一起吃飯,感覺很怪的。在舊居時我們只得半張桌子吃飯,大家坐成半圓。今天我們圍著一張圓形玻璃桌,感覺更加親近,好像在別人的家吃飯。

多謝東尼的餽贈,你原不必這樣做,但是我明白你的心意。

多謝媽媽安排一切裝修事宜,這兩個月這麼頻撲,辛苦你了媽媽。

明天要很早起床返工,好累。

房間很舒適,我可以專心做功課。這個暑假要完成兩篇黎生的論文、暑期研究計劃,或者可以嘗試寫Mphil proposal,但懷疑自己會中途放棄。

5-7-2003

像小說情節一樣,在我搬家的前一天,小學同學L打電話找我。

上星期她已找過我一次,我不在家,媽媽與她談了一會,最後把我以前的手提電話號碼告訴她,她當然找不到我。我們失去聯絡甚久,去年九月在朝暉的婚禮見過一次,但也沒有交換電話。

今天她終於打來,趕得及我在家。我們談了很多,只覺得她這幾年轉變了許多許多,像是另一個人。這個轉變是好的,過去她有點偏激,現在反璞歸真,是成熟了。

作為朋友,我不是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們只是斷續的聯絡,大部份時間都是她找我。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沒有好好的支持她。但到今天,她還記得我。

友情是需要主動維繫的。

4-7-2003

裝修完畢後我第一次踏進新居。我的房間一打開,嘩勁紅呀!我的房燈原來是一塊鑲橙紅色邊的葉。最爆笑的是洗手間的鏡子,弟弟之前已鑲好了,誰知我站進去,只望見自己對眼,鏡子太高而我太矮了。我怪叫,這樣對我???我都知自己對眼好靚,但也不用只照到對眼吧。廚房的灶頭也高了一點,煮飯時都要吊起手。傢俬還沒有到齊,但相信星期日會完成搬遷。

今天知道《信報》可能會因為二十三條立法而賣盤,有點心傷。我雖不是它的長期讀者,但是信報幫我考好預科的通識教育。那時唸「香港研究」,老師叫我們每天看信報,以認識不同人仕對一些社會議題的意見。老師是信報的長期讀者,每天放學後會把當天的信報整份放在課室內給我們參考。記得那時最熱門的教育話題是「母語教學」,我在信報看到很多不同的意見,考試時就用得著了。我常說考AL時比別人輕鬆很多,地理加中國文學,通識教育那科不用溫書,是靠兩年的閱報累積,就是靠信報了。

林行止是心灰意冷吧。林在山是他的女兒,信報就是他的兒子(女兒好像與信報同齡)。有一次林在山在港大演講,她說當初從來沒有想過要接手攪信報,也不太願意。不過後來她願意了,對辦報的興趣也越來越濃,這份報紙終於找到接班人。可是如今信報走到這一步,林行止要把親生兒子賣給別人,是無聲的抗議,也是最悲哀最痛的抗議。

東尼是信報的忠實讀者,最喜歡看林行止、曹仁超和「香港脈搏」。昨晚乘地鐵時,他拿出信報打開林行止專欄那版給我看︰林行止從來沒有寫過半版這麼長的文章,他說。我看那洋洋的幾千字,所謂辦報人的「風骨」,就在這裡。此時此刻要維持信報這樣一份黑白為主只有兩三版彩色的報紙是非常艱難的。林行止守著這麼些年,幾乎歷來的大風浪都頂得過,蘋果東方都頂得住,又要與明報經濟搶客,都沒有被淘汰被擊倒,很不容易啊。可是因為二十三條,他寧願不辦了。如果它真的停辦,我們不但損失了一份報紙,也損失了現在所剩無幾的「辦報風骨」。這個社會已經很反智的了,沒有信報,沒有比較持平中肯的聲音,這個社會會變成怎樣?

3-7-2003

今天是東尼的生日,除了與他吃飯外,我泡製了一個網頁送給他,是去年聖誕節去北京旅行的網頁,他今早看了很開心。不過因為趕著要今天完成,其實有很多地方還沒有做好,遲點我會再補上一些資料。現在請大家去看看,與我分享這個愉快難忘的旅程。

北京行小感

3-7-2003

如無意外,星期日就可以搬入新居。

這次搬家有點特別,只有我和弟弟遷往新居,爸媽仍住舊居。至於為什麼這樣,真是說來話長。

這一個月為裝修的事奔波最多的是媽媽,我雖有點闊佬懶理,但有時也會很積極。弟弟請了一個多星期大假,處理事宜。我因為新上工,不敢請長假,只請了明天下午time-off,算是表現一點積極。

我住細房,書櫃要放在飯廳,衣櫃與床連成一體,即所謂的組合床,窗台邊裝一塊小木板,連窗台當作書桌。一塊木板釘在牆上擺雜物,最攪笑的是,我把別人設計放在洗手間的吊櫃買回來搬進自己的房間,因為地方小,而那個櫃的尺寸剛剛好。

房間的顏色是很淡的粉紅色,窗簾又是粉紅色,房燈是一塊鑲綠色邊的樹葉,是媽媽揀的,我沒有見過,她說同房間的色很襯。

預計生活中最大的轉變是要更早起床返工,搬遠了路程又遠,起碼一個小時。其次是不能帶飯,平時飯盒都是媽媽預備,離開阿媽我們都不會花時間煮飯。但媽媽說可能每星期為我們準備一星期的膳食,呀,世上只有媽媽好。離開家得到最多的是自由和空間,我終於有自己的房間,晚上也不必趕回家吃飯,可以自由調配時間。返大學圖書館,做gym,約朋友見面,與東尼吃飯,或是躲在家中睡覺……。而搬了家最大的問題是我和弟弟必定必定會吵架,我會自己煮飯自己洗碗,衫都是洗自己的,不會變成菲傭服待他。

才半年光景已經有很多轉變,感覺像一年那麼長。

1-7-2003

東尼說他爸爸知道我們約好去沙灘玩,他說︰替我告訴她玩得開心點,是我說的。東尼又說,他爸爸怪他為什麼不早點說約了我,那他們手腳快點,免得我在乾等,又說為什麼我不在碼頭等,那麼我可以見一見她呀!

東尼以前常說如果有一天他的父親信主,如果有一天他會接納我,就真是世界變了。雖然他的父親未信主,但是近來發生的事,又令我覺得他對我的敵意正逐漸減少,最起碼不會像兩年前一樣大吵一場迫東尼與我分手。這一天終於來臨,世界亦變了。那我究竟想東尼爸爸接納我,還是想這個世界變呢?

其實我今晚說出的憂慮,不是你所說的「亂想」或是「想太多」,雖然我有點像講笑。我不敢說我的直覺好準,但是這個世界有什麼事都會發生,不由你不信,做足心理準備總好過措手不及。到時如果真的發生了我也要與你在一起的,生死相隨,你去邊我去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