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005

為什麼同伴升職的事件又在發生在我身上?

上一份工,與我同一天入職的同事升職,我走得快,在沒有宣佈之前光榮引退,免卻尷尬。

今次,亦是與我同期入職的同事被欽點升職。其實我們均收到邀請遞申請的電郵,可是在查明虛實以後,我沒有遞表。

兩次都是因為沒有遞表,自動放棄機會,結果是別人升了我沒有。

也幸好沒有遞表,因為這不是一個動作這麼簡單,還要來一個正式的面試。我一來不濟,根本沒有能力當那個職位。二來根本是陪跑,無謂浪費時間。

沒有太大的失落感覺,只是我不喜歡那種心照不宣的感覺。我與那位被欽點的同事算是熟練,可是表面上我們笑哈哈,可是對這件事我們都閉口不談,大家都扮唔知。這件事使我覺得,辦公室的友情其實很脆弱。

消息不知怎的傳開了,下午有位文書的同事問我知不知有人升職,又問究竟我和她哪個年資較久,我簡單的答我們是同期的。她隨即說︰無野啦!然後走開。這個同事很喜歡說人家長短,我知道我的當時回應一定會被她渲染成我因為冇得升職而好唔開心。一定會的,可是我沒法控制別人。

事情不知為什麼愈演愈複雜,幸好這件事我置在事外。一向「與世無爭」的我,避開了很多麻煩,我樂於一直扮不知情。

最重要的是,我的目標不在這裡,我不打算在這裡終老。這個想法,從去年面試時已經存在。對於上層所說,可以在這裡得到的career development,我一點興趣也沒有。

每隔幾天我便從報上找到喜歡的工作,喜孜孜的寄信,滿有信心的期待回音。

還是有希望的。

7-7-2005 喜與悲

很難想像一個城市,一天之內從歡騰到悲傷,他們的心情會怎樣。

幾百個普通的英國市民,在地鐵和巴士上,或看厚厚的小說,或拾起別人丟掉的Metro,重溫昨天申奧成功的喜悅,突然砰一聲,他們再也無緣見証2012年的奧運會。

英國人是這樣的冷靜,電視上播放目擊者和傷者的訪問片段,儘管血流披面,仍能冷靜的覆述事發情形,末了無奈的說一聲Terrible。就算是女人,也只能從她們的眼神中看到一絲的驚惶。有秩序的疏散,沒有歇斯底里的哭泣、尖叫、胡言亂語、人擠人、踐踏。

我們會否像英國人一般冷靜?在那狹小漆黑的隨道內靜靜步向出口。

八大領袖力挺英國,可是布殊明顯在後面忍笑,一副覺得英國爆得太遲的樣子。希拉克眉頭深鎖,像是慶幸法國沒有與英美在攻伊上連成一線。普京表現若無其事,這個過氣特工有什麼爆炸未見過?

難分辨對與錯,但是阿蓋達這種暗算行為,根本不值得同情。 恐怖主義的世界,令我難過。

6-7-2005 It's London!

心情與當年北京申奧成功一樣興奮,好呀,2012去倫敦看奧運。

還記得四年前江澤民的走音演說和站在他身後木無表情的朱鎔基。

當然還有中央電視台的畫面,「我們嬴了」四個血紅大字霸佔了電視畫面。

英國傳媒較冷靜,BBC的網站和新聞都沒有誇張的畫面和排版。當選的消息甚至只做了幾個小時的頭條,便讓位給其他新聞。貝理雅也是從容不迫的談獲選感受,豈有江澤民的亢奮怪態?

辦奧運需要民眾的熱誠,倫敦也是後來居上,憑後勁羸巴黎。投票前夕,英國各大報章力挺,貝理雅親自到新加坡與多位奧委會成員見面拉票,當然還有碧咸等名星的助陣,聲勢咄咄逼人。

我想說的是,香港還是放棄協辦北京奧運的馬術賽事吧!再糾纏下去,我覺得很丟面。

香港人的這件事極度冷感,根本沒有人支持,也不是有太多人知道,單看何志平懶洋洋就明白,試問靠一個霍震霆豈能說服有關人事?

整件事明明是北京送香港大禮,國際馬術協會也看穿了這是個政治決定,極度不滿北京。聲言若真的由香港協辦,要開記者會告訴全世界他們的不滿。

算了吧,事情都了這階段已經很糟,我不認為香港協辦馬術會有什麼益處。香港有幾多人喜愛騎馬?有幾多人是真心真意的去學?馬術有幾普及,根本這只是有錢人的玩意。最重要的是,香港人對這件事漠不關心。

請不要令香港在國際體壇上丟面了。

5-7-2005

八大工業國高峰會前夕,2012奧運主辦權即將揭盅,法國總統先來揶揄英國一番,說it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worst food.

雖然我同意希拉克的說法,但是這與英國申奧有什麼關係?我仍然支持倫敦,希望它申辦成功。

到時或許可以在Horse Guard's Parade看沙灘排球。

London 2012 Back the Bid

4-7-2005

好不容易,才買到《新傾城之戀2005》的票子。星期六日晚場的好位置已賣得七七八八,只有星期日的下午場還有好位置,於是買了最後一天的下午場。

不過是7月2日才開始售票,我昨天才買,卻料不到反應這樣激烈,幾乎買不到相連的坐位。

今次的演出,謝君豪換了梁家輝,梁演范柳原應更神似吧!仍然是蘇玉華演白流蘇劉雅麗說唱。不過今次林奕華沒有參加改編,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模樣。希望今次他們的結局不要草草收場,最重要是表達到亂世下,生死一剎的真情真意。

兩年前首演的時候,我咳得厲害,一個人晚上去看。入場前還喝了咳水,一邊看一邊忍著咳,看得整個人發燙,然後帶著興奮的心情一個人返回中大。今次有東尼陪我,上次捉他看劉若英的《半生緣》,他也可以支持著,今次更加精彩,他應該沒問題的。

腰痛得厲害,工作太多,情緒不太穩定。找工作,籌備婚事,我希望自己處理得好一點。

求神給我多一點智慧。

1-7-2005

National Gallery的專家發現,達文西的'Virgin of the Rocks'的底下還有一幅畫,那是一個跪在地上婦人,把手伸向畫的邊緣,可是這幅畫最後沒有完成。大概是達文西臨時改變主意,最後畫了'Virgin of the Rocks'。

因為Da Vinci Code,達文西最近好紅,市面還出現了Da Vinci Code旅行團和旅遊指南。可能因為這樣,National Gallery拿了'Virgin of the Rocks'照幾下碰運氣,果然有新發現。

上次去National Gallery沒有看到'Virgin of the Rocks',望著那空空的牆,只能「哎呀」一聲。也說不上什麼失落,因為National Gallery有太多寶物,失去一件也不算太多。

覺得這件事可以寫一寫,我無端的為這個發現覺得很快樂,於是忍不住要與大家分享。

The National Gallery discovers a new Leona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