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焦先
北方高士焦先,字孝然。高士傳曰:「世莫知先所出。或言生乎漢末,自陝居大陽,無父母兄弟妻子。見漢室衰,乃自絕不言。及魏受禪,常結
草為廬於河之湄,獨止其中。冬夏恆不著衣,臥不設席,又無草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污皆如泥
漆,五形盡露,不行人間。或數日一食,欲食則為人賃作,人以衣衣之,乃使限功受直,足得一
食輒去,人欲多與,終不肯取,亦有數日不食時。行不悃葬|,目不與女子逆視。口未嘗言,
雖有驚急,不與人語。遺以食物皆不受。河東太守杜恕嘗以衣服迎見,而不與語。司馬景王聞而使
安定太守董經因事過視,又不肯語,經以為大賢。其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冬雪大至,先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不以為病,人莫能審其意。度年可百歲餘乃卒。
以下一段,可稱奇文,道出焦先非凡之智
或問皇甫謐曰:「焦先何人?」曰:「吾不足以知之也。考之於表,可略而言矣。夫世之所常趣者榮味也,形之所不可釋者衣裳也,身之所不可離者室宅也,口之所不能已者言語也,心之不可絕者親戚也。今焦先棄榮味,釋衣服,離室宅,絕親戚,
閉口不言,曠然以天地為棟宇,闇然合至道之 前,出群形之表,入玄寂之幽,一世之人不足以 挂其意,四海之廣不能以回其顧,妙乎與夫三皇
之先者同矣。結繩已來,未及其至也,豈群言之 所能髣彿,常心之所得測量哉!彼行人所不能 行,堪人所不能堪,犯寒暑不以傷其性,居曠野
不以恐其形,遭驚急不以迫其慮,離榮愛不以累 其心,損視聽不以汙其耳目,舍足於不損之地, 居身於獨立之處,延年歷百,壽越期頤,雖上識
不能尚也。自羲皇已來,一人而已矣!」
看了焦先傳,驚歎三國奇人之廣,焦先有如莊子心中的至人,所謂「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焦先之賢在於其逍遙遊於三國之中,正如皇甫謐之言,並非我們這輩常人可以測量。三國乃是造英雄的時勢,各路奇才盡顯其智,焦先存養天性之智,卻又在非凡的時代更顯非凡。像焦先這種無欲無求的人,雖無用於天下,卻有用於己,這又讓我想到若劉備二顧草盧時已經放棄求賢,那麼諸葛亮可能已歸入高士傳了,焦先活了八十九年,諸葛亮應該也不會少到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