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小傳.簡雍

 

    在三國鬥智鬥力、權謀縱橫交錯的時代,出過不少一時之豪傑,當中也不乏大人物身邊的小人物,沒有幹出甚麼輝煌功業,卻也仗著別人威名,名留青史,簡雍就是這樣的人。

    簡雍字憲和,涿郡人,是後終成為漢昭烈帝.劉備的同鄉,他與劉備有舊,在劉備未發績前就跟隨他,處理庶務。他為人詼諧,在劉備帳下,就一直做些接待賓客,往來使命的事務,都是日常集務,難以展露個人長處,直至劉備入蜀,他以說客身份,將益州牧劉璋說降了,簡雍以功由一個「常為談客,往來使命」的從事中郎, 被拜為昭德將軍。

    劉備簡雍說降劉璋之事,史書只記劉備入蜀時,劉璋就很喜歡劉備身旁這個簡雍,至於當時說降內容則史書無載,但我們仍然可從「禁酒令」一事一睹先生的風采。

    那時因天旱禁酒,釀酒的人故然被罰,只是有法吏議論連民家搜得釀酒器都要與釀酒者同罰,這事傳到簡雍耳邊,一次簡雍劉備同遊,見一男女在路上走過,簡雍劉備說:「他們要行淫了,何不縛起治罪?」劉備奇怪,問「卿何以知之?」簡雍就答:「他們都備有行淫的工具,這就是正要行淫的證據,就如有釀酒器的民家就治他犯禁酒令的罪一樣。」劉備聽罷大笑,也就放了之前私藏釀酒器的民家了。

    史書記簡雍愛諷諫,我以為這都要配合主上口味,在下者才敢直言進這種「諫」,這令我想起另一個得先主器重而又不檢點的人,諸葛亮劉備伐吳大敗後,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說的是法正

    那次劉備曹操交戰,形勢不利,宜退,劉備卻大怒不肯退,左右無敢諫者。面對矢下如雨,形勢危矣,這時法正又示範了向劉備進諫的特別方法,他以身擋在劉備身前, 劉備曰:「孝直避箭。」曰:「 明公都親自擋箭了,何況小人呢?」 劉備只好說:「孝直,我與你同退就是了。」遂退。

    在危急艱難之際,能打動劉備心窩就只有這些諷刺恢諧的諫言,難怪自比管仲樂毅諸葛孔明都自歎不如了,不竟幽默感也是一種天賦 ,非人力所能及。而當時一生忠勇的趙雲將軍亦嘗試諫止劉備伐吳,只是諫言內容略縑太「正道」,只要是冷靜下來的劉備都能想到,恰好此刻怒火中燒的劉備就是聽不進去,如果子龍的諫言可以幽默一點,大概劉備就不會有猇亭之敗,蜀漢就不會因此而衰落,三國歷史也許因而改寫了。看來只要是一技之長,只要遇到大派用場的時候,小人物也能在歷史舞台上光芒四射了。總結在某些情況上,能運移國祚的諸葛亮,還是智勇兼備的趙子龍,還是不能不讓席給那些小人物、佩服那些小技倆。

    說回主角簡雍,他自當了昭德將軍後,就再不理庶事,時而乘機諷諫,每日優遊自樂。加上簡雍性簡慢放佚,雖在先主座席,亦兩腿舒展,傾倚而坐,不理威儀,在諸葛亮以下,他獨佔一榻,項枕臥語,從不屈就於人。雖然讓人很有興趣知道先生的結局,惜史書無載,但也可推想得到,只要死於先帝劉備生前,必是得以善終就是了。

(若有任何感想請到聚義廳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