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世之傑.劉玄德其人

 

    劉備的形象,離不開一個仁字,而後人對他這個仁字的評價,尋常百姓固然認定他是仁君,偶有出人意表者則以劉備的仁不過是一種政治手腕,與之相比曹操奸在面上的作風就痛快多了。要了解劉備其人,先看時人對劉備之評價。

    北海相孔融乃漢未名士,他看不起曹操,卻賞識一個平原相劉備,有難只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援,太史慈亦說「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託於君,惟君所以存之。」

    徐州名士陳元龍,輕天下士,卻獨謂「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徐州牧陶謙,對前來救徐州抗曹的劉備,表為豫州刺史,臨終又以徐州相讓,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無以安此州也」

    奸雄曹操,對失去徐州根本的劉備,先拜豫州牧、後拜左將軍,與劉備出則同輿,入則同席,還單獨約會,論天下事,謂「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謀士程昱認為劉備有雄才、得人心,不會甘欠居人下,宜早圖之。曹操卻認為「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收天下心,不可」

    稱霸河北的袁紹,對再次失去領地的劉備,在去鄴二百里迎接,青州刺史袁譚還先率步騎相迎。

    荊州牧劉表聞劉備來投,親自到郊外迎接,以上賓禮待之。

    荊州隱賢水鏡先生、徐庶等都不將劉表放在眼內,卻與劉備談時務。

    時臥龍諸葛亮隱居隆中,不與俗士來往,卻終為劉備三顧之禮動容,為沒有方寸之地的劉備定三分天下之策,從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曹操南侵,劉備南奔,時百姓隨者十餘萬,因為百姓夾雜軍中以至行軍緩慢,有人勸劉備棄百姓先行,劉備說「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吾何忍棄之。」

    東吳重臣魯肅力排眾議,勸孫權與劉備結盟共抗曹操。並借荊州與劉備發展。

    赤壁之戰後,東吳周瑜對孫權進言:「劉備以梟雄之資,而有關張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

    益州牧劉璋,亦聞劉備仁德,請劉備入川代己對抗張魯。並親率三萬步騎迎接,對劉備以上賓迎接。

    劉璋親信張松、法正,見過劉備後以為可以共舉大事,背棄劉璋,並傾心獻劉備取蜀之計。

    劉備在當代就是憑一個仁字縱橫於亂世與諸侯之間,而他亦自知仁就是他能與曹操周旋的有力武器,時龐統勸劉備取益州,劉備曰:

  「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于天下,吾不忍也。」

    以上對話有一個重要訊息,劉備的不忍,不是損害劉璋之誼或同宗之義,而是「若以小利而失信義于天下,吾不忍也。」地盤失去,可以再借、再打,失信義於天下,則再難掘起於天下,這是劉備的遠略。

    蓋劉備與眾諸侯不同處,於多次敗亡而終能再立於大地之上,就確如其言「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事實以曹操才略之所以未能一統天下,就因他獨欠劉備所獨有的「仁」。

    曹操一生征戰,有很多戰役都是可以避免的。如為父報仇,情理應找兇手問罪足矣,再過者都沒可能屠殺徐州平民,使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又殺名士邊讓,致謀士陳官、好友張邈都情願迎呂布以驅曹操出兗州;張繡投降,曹操佔張繡嫂使張繡受辱,至張繡復叛,曹操遭夜襲,失去長子曹昂、愛姪曹安民、猛將典韋等;對韓遂、馬超,高柔等以為可以不戰而定,曹操不納,迫馬超反,誅朝中馬氏一家,再興兵討伐涼州軍閥;又曹操接見劉璋使者張松,竟傲慢對待,使張松勸劉璋堅決對曹操斷交,迎劉備舉大事,以上等例,可見曹操所犯的急、暴、譎,確為他增加了很多額外的敵人,時間、精神、人力、資源都花在額外的戰事上,他一生戎馬,有半數是自找的,但若不是曹操有這樣的缺點,劉備就沒機可乘。劉備能多次再掘起於大地,可說是將天下間曹操還未染指的,包括土地、人才、盟友,重要是一片曹操掉棄了的旗幟,復興漢室的旗幟劉備都珍惜地聚集起來,與之對抗。

    了解劉備以後,再看少年劉備。

    劉備是沒落皇族,像他這樣姓劉的人天下皆是,他年少喪父,家道中衰,只好與母親販草鞋及織蓆及族人接濟維持生活,盡管如此,劉備還是喜歡狗馬、音樂、穿漂亮衣服。他平時少言寡語、好為人下、喜怒不形於色,不喜歡讀書,喜歡結交行俠仗義的人,年輕人都依附他。

    劉備家院子有一棵大桑樹,長得像車蓋一樣,劉備少時與幾個同族小孩遊玩,劉備說長大一定要坐這種有蓋的車,叔父劉子敬說:「這話不可亂說,這是要滅我劉家九族的話啊!」

    劉德然父親劉元起時常資助劉備,對劉備待遇與德然一樣的好,元起妻說:「我們始終是兩家人,你怎能長久都這樣啊!」元起卻謂:「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劉備十五歲,母親讓他遊學,他遂與同族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一起師事同郡人九江太守盧植為師。公孫瓚比劉備年長,劉備就對他如兄長般禮待。

    劉備於家鄉涿郡遂漸有名,並結識同郡人張飛、亡命到涿郡的關羽,三人情誼日深,就像兄弟一樣。中山國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等到涿郡販馬,覺得劉備是奇才,就贈金與他發展。劉備就用這些錢組織人馬,發展勢力。

    漢靈帝未時,黃巾起義爆發,地方各州郡都組織義兵抗之,識時務者皆知天下將亂。劉備率領自己的部屬投校尉鄒靖,征討黃巾軍,開始踏出亂世的第一步。

(若有任何感想請到聚義廳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