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 冀州牧,《三國演義》為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第二鎮。性格懦怯,害怕袁紹的威壓,將冀州拱手相讓,以求明哲保身,後投靠張邈,卻又怕對方將會出賣他,最終落得自殺下場。
潘鳳《演義》人物 韓馥上將,俞涉被華雄斬後,韓馥推薦潘鳳,盟主袁紹急令接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亦被華雄所斬。
耿武(字文威)、閔純(字伯典)、李歷 韓馥聽取辛評、荀諶、郭圖勸說,讓冀州予袁紹,當時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堅決反對,認為冀州足食足兵,袁紹就連糧草都得靠韓馥才能勉強支持,絕無反讓冀州予袁紹之理,韓馥不聽。韓馥從事十人離開韓馥,耿武、閔純揮刀阻撓,亦阻撓不了,袁紹到任後,遂將耿武、閔純誅殺。
趙浮、程渙 韓馥從事,領一萬強弓兵駐防孟津抵禦袁紹,於淇水遇到袁紹駐地,當時趙浮大軍一萬人,戰船百艘,陣容嚴整,鼓聲不綱,於深夜緊傍袁軍而過,袁紹戰慄。趙浮向韓馥報告,「袁紹缺糧,部眾離散,雖然向外聯結張楊、於扶羅,但他們關係不深,不會為袁紹拚命,現在我這個從事願領兵抗之,袁紹軍必土崩瓦解,韓將軍你只管高臥房中,不必憂慮。」但韓馥只求保身,遂拒絕。
田豐 字元皓,鉅鹿人,袁紹麾下的謀士,天姿瑰傑,權略多奇,荀彧稱其剛直的性格為其主公所不容。反對與曹操作戰,進言打持久戰,因而被打入大牢,後來由於逢紀的讒言,被賜死於大牢之中。
沮授 袁紹麾下大臣。廣平人,少有大志,多權略。屢次勸說討伐曹操均不被採納,還被打入大牢,後來袁紹戰敗,不但拒絕投降曹操,更千方百計逃跑,最後曹操只好將其殺之。
逢紀 字元圖,袁紹麾下大臣,荀彧評價他雖有本領卻不能容人。對抗意識強烈,獻讒言害死田豐。袁紹死後,支持袁尚繼承家業。
郭圖 字公則,官渡之戰中,當鳥巢被襲之際,進言「可縱兵先擊曹操之寨」,導致袁軍敗北。袁紹死後,成為袁譚的參謀。
張郃 字雋乂,善於戰前部署、掌握地形、分析形勢,身在軍旅,亦手不釋卷。本是袁紹屬下,但官渡之時,因郭圖之計,身陷絕境,與高覽一起歸順了曹操。 曹操以「韓信歸漢」形容得張郃為將。對抗蜀漢北伐多有功績,受諸葛亮所忌憚。死後諡曰壯侯。
麴義 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從韓馥為部將,後叛與袁紹合兵,以袁紹為冀州牧。界橋之戰時指揮中軍,大破公孫瓚軍。後他因生性傲慢被袁紹疏遠,之後便被肅清殺之。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