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志
周群

《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庖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象於天,謂日月星辰。觀法於地,謂水土州分。形成於下,象見於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耀建帝形,運機授度張百精。三階九列,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鬥、衡、太微、攝提之屬百二十官,二十八宿各布列,下應十二子。天地設位,星辰之象備矣。言其時星辰之變,表像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黃巾賊起 帝將易都

    光和元年四月癸醜,流星犯軒轅第二星,東北行入北斗魁中。

    八月,彗星出亢北,入天市中,長數尺,稍長至五六丈,赤色,經歷十餘宿,八十餘日,乃消於天菀中。流星為貴使,軒轅為內宮,北斗魁主殺。流星從軒轅出抵北斗魁,是天子大使將出,有伐殺也。

    至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上遣中郎將皇甫嵩、朱俊等征之,斬首十萬餘級。

    彗除天市,天帝將徙,帝將易都。至初平元年,獻帝遷都長安。
 

 

星入太微 天下易主

    三年冬,彗星出狼、弧,東行至於張乃去。張為周地,彗星犯之為兵亂。後四年,京都大發兵擊黃巾賊。

  五年四月,熒惑在太微中,守屏。七月,彗星出三台下,東行入太微,至太子、幸臣,二十餘日而消。十月,歲星、熒惑、太白三合於虛,相去各五六寸,如連珠。占曰:「熒惑在太微為亂臣。」是時,中常侍趙忠、張讓、郭勝、孫璋等,並為奸亂。彗星入太微,天下易主。

    至中平六年,宮車晏駕。歲星、熒惑、太白三合於虛為喪。虛,齊地。明年,琅邪王據薨。
 

 

星為內亂 外內喪兵

    光和中,國皇星東南角去地一二丈,如炬火狀,十餘日不見。占曰:「國皇星為內亂,外內有兵喪。」

    其後黃巾賊張角燒州郡,朝廷遣將討平,斬首十余萬級。中平六年,官車晏駕,大將軍何進令司隸校尉袁紹私募兵千余人,陰 跱雒陽城外,竊呼並州牧董卓使將兵至京都,共誅中官,對戰南、北宮闕下,死者數千人,燔燒宮室,遷都西京。

    及司徒王允與將軍呂布誅卓,卓部曲將郭汜、李 傕旋兵攻長安,公卿百官吏民戰死者且萬人。天下之亂,皆自內發。

 

為兵

    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占曰:「為兵。」

    至六年,司隸校尉袁紹誅滅中官,大將軍部曲將吳匡攻殺車騎將軍何苗,死者數千人。
 

 

大喪

    三年四月,熒惑逆行守心後星,十月戊午,月食心後星。占曰:「為大喪。」後三年而靈帝崩。

 

天下易主 枉矢流發

    五年二月,彗星出奎,逆行入紫宮,後三出,六十餘日乃消。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碗,出貫索,西南行入天市,至尾而消。占曰:「彗除紫宮,天下易主。客星入天市,為貴人喪。」

    明年四月,宮車晏駕。中平中夏,流星赤如火,長三丈,起河鼓,入天市,抵觸宦者星,色白,長二三丈,後尾再屈,食頃乃滅,狀似枉矢。占曰:「枉矢流發,其宮射,所謂矢當直而枉者,操矢者邪枉人也。」

    中平六年,大將軍何進謀盡誅中官,中官覺,於省中殺進:俱兩破滅,天下由此遂大壞亂。
 

 

犯星

    六年八月丙寅,太白犯心前星,戊辰犯心中大星。其日未冥四刻,大將軍何進于省中為諸黃門所殺。己巳,車騎將軍何苗為進部曲將吳匡所殺。
 

 

蚩尤旗見

    孝獻初平二年九月,蚩尤旗見,長十餘丈,色白,出角、亢之南。占曰:「蚩尤旗見,則王征伐四方。」其後丞相曹公征討天下且三十年。
 

 

彗除天市天帝將徙

    四年十月,孛星出兩角間,東北行入天市中而滅。占曰:「彗除天市,天帝將徙,帝將易都。」是時上在長安,後二年東遷,明年七月,至雒陽,其八月,曹公迎上都許。
 

 

星孛大樑

    建安五年十月辛亥,有星孛于大樑,冀州分也。時袁紹在冀州。其年十一月,紹軍為曹公所破。七年夏,紹死,後曹公遂取冀州。

 

星掃太微 人主易位

    九年十一月,有星孛于東井輿鬼,入軒轅太微。十一年正月,星孛於北斗,首在鬥中,尾貫紫宮,及北辰。占曰:「彗星掃太微宮,人主易位。」其後魏文帝受禪。

 

星孛鶉尾

    十二年十月辛卯,有星孛於鶉尾。荊州分也,時荊州牧劉表據荊州,益州從事周群以為荊州牧將死而失土。明年秋,表卒,以小子琮自代。曹公將伐荊州,琮懼,舉軍詣公降。
 

 

星孛五侯

    十七年十二月,有星孛于五諸侯。周群以為西方專據土地者,皆將失土。

    是時益州牧劉璋據益州,漢中太守張魯別據漢中,韓遂據涼州,宗建別據枹罕。

    明年冬,曹公遣偏將擊涼州。十九年,獲宗建,韓遂逃於羌中,病死。其年秋,璋失益州。二十年秋,曹公攻漢中,魯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