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44 師人傑神父及Mother Erminiahis成立了聖貞德天主教行動聯會。 
1945-55 意大利修院學校的成員於港島筲箕灣貨地創立了聖貞德英文夜校,並於高主教書院現址的南華校址開辦另一間夜校。 
1955 位於羅便臣道的華仁書院遷往灣仔現址,教會撥部份其舊址給予聖貞德會建新校舍,開辨日校,聖貞德會亦改組為註冊為合法團體,並成立聖貞德理事會。 
1960 位於羅便臣道八號的聖貞德學校校舍落成。
1962 第一次派送學生參加香港中學會考。
1970 校權正式移交教區,成為教會成員中學之一。
祈良神父出任為本校校監。
冼梓林先生出任校長。
聖貞德家長聯誼會亦於是成立,並註冊為合法團體。
1971-73 開設更多班級,學科及多課外活動小組,銀樂隊亦於家長教師聯誼贊助下組成。 
1973-74 開設港大預科班﹝文組﹞。成立學長議會及班長議會。
1975-76 本校連同本港其他三十五間私立受助中學,開始接受府一期津貼。
本校首次遣派預科畢業生參加香港大學入學試。
舉行建校二十週年紀念開放日。
本校首屆水運會假維多利亞園泳舉行。
1977-78 增設生物實驗室,除學校圖書館外,各班又設立小型圖書館。舉辦首屆步行籌款,籌募課外活動經費。本校首期校報命名為「幹」出版。 
1978  本校正式成為津貼中學。 
1979-80 舉行銀禧紀念開放日。
1980 中一至中五各級開始實行平衡結構。聖貞德小學自八零至八年間逐漸移至清華街現址。 
1982 余福綿神父出任校監。
1982-84  本校除有童軍、紅十字會及交通安全隊外,更增設少年團等服務性課外小組。
尹雅白神父出任校監。
開辦港大預科班﹝理組﹞,始收女生入讀預科班。 
1986 位於北角寶馬山的新校舍落成,聖貞德中學由羅便臣道遷往新址。
開設政府及公共事務科會考及預科課程。
中一至中三開設計與科技科。
家長教師聯誼會繼續贊助新校舍內設備,如捐購二百套耳筒,以助聆聽測驗用。
1987 學校成積表電腦化。
1988-89 校內耶穌顯容小聖堂正式啟用。
本校於校際體育錦標賽第三組奪魁,由第三組升至第二組,運動日有資格於灣仔運動埸舉行。
聖貞德舊生會捐贈六項獎學金頒予中四及中六學業成績優異 的同學。 
1989-90  增設多項球類學會,手球、籃球、足球、羽毛球學會相繼成立。 
1990 校友會繼續捐助獎學金,增至十六項。 
1991 由天主教香港主教胡挀中樞機主持新校舍祝聖及揭幕禮,並舉行建校三十五週年開放日。
1994 麥景鴻神父出任校監。
馬潔貞女士出任校長。
禮堂增設投影機。 
1995 數尊歷史悠久的聖像正式安於在禮堂內,由麥景鴻神父主持祝聖儀式。
實行中一留校用膳計劃。
各課室內增設聆聽設備。
成立第一屆學生會。 
1996 舉行建校四十週年開放日。
舉行首屆步行籌款嘉年華會,籌募課外活動及禮堂安裝冷氣設備經費。
邁向「學校管理新措施」。
1997 有四個候選內閣參選學生會,其中一個內閣大部份成員都是由中四同學組成。
圖書館全面電腦化。 
1998 首次申請優質教育基金進行「創意資訊科技學習計劃」,獲批港幣$24,5000於設計與科技科及音樂科進行電腦化教學。
1999 學校內聯網及互聯網專線接通,同學及老師可於校內電腦使用個人檔案戶口及瀏覽互聯網。
2000  再次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獲撥款二百多萬進行「立體創意音藝校園廣播」,將於2001年成立校園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