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瀕危物種
科學家估計現在地球上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種生物品種(包括植物和動物), 有些研究估計的數目更高出二十倍。而地球上現在有超過1000種動物瀕臨絕種。 單在美國就有超過200種瀕臨絕種動物,包括三分之一的魚、 三分之二的小龍蝦及接近四分之三的蚌類動物。
現在有很多名詞是用來形容生物接近絕種的情況, 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或誤解它們的意思和分別。
若一品種被列入'受威脅'品種,代表牠是屬於'野生環境中絕種'、 '瀕危絕種'、'瀕臨絕種'或'易受傷害'的組別中。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每隔四年便會發表一次保育報告。 以下將會就'絕種'、'瀕危絕種'、'瀕臨絕種'和'易受傷害'的定義作一討論。
'絕種': 若一品種於沒有理由懷疑的情況下,最後一個個體也死去,這品種便稱為'絕種'。
'瀕危絕種'、'瀕臨絕種'和'易受傷害': 這三個種別也是用來形容一個面臨絕種危機的品種, 它們的不同處在於面臨絕種危機的程度。'瀕危絕種'和'易受傷害'分別是面臨最高和最低危機的組別。 面臨絕種危機的程度取決於種群大小、生境大小及成熟個體的數量。大致上,如以上三個參數低, 那物種便面臨較高的絕種危機。
絕 種 |
![]() |
野生環境中絕種 |
|
瀕危絕種 |
|
瀕臨絕種 |
|
易受傷害 |
|
低危 |
|
沒有足夠數據 |
|
未被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