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韻琪 

    喜歡看《十萬個為甚麼?》,把問題分門別類,每道問題都有答案。「為甚麼恐龍會絕種?」、「為甚麼人類不能在地球以外的星球生存?」、「為甚麼宇宙萬物會出現?」等等,小時候看得津津有味。生態系統錯綜複雜,奇妙迥異,卻自然有序,生生不息。
  記起一則比喻足以顯示人類的「威力」。倘若將35億年的生命演化歷史濃縮為1年,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於1月1日出現,人類是在這年的最後一天晚上10時多,才出現在地球上。在人類尚未出現前,森林和恐龍早已經存在於地球有3個多星期了。恐龍於這年的12月中旬曾經稱霸地球,長達1星期之久。於恐龍完全滅後,約再過一星期,人類才出現。人類出現至今,仍不到兩個小時;開始有文字至今,才不到1分鐘;工業文明至今,則不到兩秒鐘;現代科技的發展到全球生態環境危機,則是最近1秒鐘內發生。地球各種野生生命「齊心合力」,經歷數十億年的運作,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差不多耗盡(僅剩下0.03%),并產生大量氧氣(佔大氣約21%),存有大量的有機物質,且將地表的平均溫度由20度壓低至13度,人類始能生存下來。
  人類歷經1個多小時的發展,依靠其特別發達的大腦和雙手,已開創了約1分多鐘的文明歷史,卻於最近不到兩秒內,靠著生態系統內數億年所累積的有機財富(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可燃料),將「威力」伸入地球各個角落,甚至於太空。人類文明所耗用的能量和物質已達到空前的最大,平均每個美國人耗用的能量等於3,000個原始人所耗用的。
  新世紀依始,人類上百年的文明未有帶來和平的跡象。除了美國宣稱「為和平民主而戰」,大肆攻打伊拉克,至今戰火仍在,猶如人間地獄;各種病毒和傳染病來勢洶洶,且不斷的變種,變得更頑強難測;濫伐森林、肆意燃燒化可燃料、二氧化碳急升,令全球變暖,氣候反常,帶來致兇猛的水災、旱災、沙漠化、大雪、熱浪等,致使世界三分二的貧困人口活得更悲慘,生命更脆弱,與現代文明絕緣。《明日之後》不是電影情節,而是正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最近亦有大學教授預測,香港未來有機會變成沙漠。
  假若有機會提問,你會問甚麼?「為甚麼高科技文明治療不了傳染病呢?」、「為甚麼地球愈來愈不安全?」,「為甚麼地球奄奄一息呢?」;或許,生活上更多問題值得反問自己的:「為甚麼明明是夏天,卻要進入奇凍無比的商廈、課室、房間呢?」、「為甚麼一定要美白廋身?」、「為甚麼名牌的價錢會貴這麼多?」、「為甚麼要進入沒有新鮮氣息的超級市場買菜呢?」、「為甚麼手機通話功能好端端的,卻要換一個彩色屏幕呢?」、「為甚麼要聽著罐頭式的流行歌、看著小題大造的娛樂狗仔隊新聞呢?」、「為甚麼要繼續不斷的消費、浪費、破壞的生活呢?」人類文明,是禍是福?反求諸己,你願意選擇更自主、更多元化、更簡單的生活嗎?歲月匆匆,你願意活得多一點思考和角度,廷續地球的生機和美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