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不少香港人的口中,都會聽到有關北上消費的話題。其實所謂北上消費,還沒有伸延到中國的內陸地區,從香港人的角度來看,基本上都只是指深圳或鄰近地區。根據入境處1998-99年的資料顯示,有近七千萬人次的旅客經過羅湖關口來往深港兩地。就算只有其中一成的旅客過境的目的是到深圳旅遊或購物,人數也有七百萬之多,實在不容忽視。可是這個潮流開始了只有短短數年的時間,人數卻直線上升。究竟深圳的吸引力何在?深圳確是有不少供玩樂的地區,而當地的貨品價格又確是非常便宜,種類也不少。那麼,當真是「玩得癲,買得勁,深圳消費無得頂?!」
有甚麼因素會影響港人北上消費的模式?例如,會不會是中年婦人比較容易接受深圳消費這種模式?年齡會否是影響他們到深圳消費的意慾?北上購物的原因是深圳商品價錢便宜,還是因純粹的羊群心態驅使?他們購買的東西主要是哪一類型,是日常用品,還是其他用處不大的消費品?北上消費這潮流會否使港人減少了在港購物?餘此類推…
最重要的一環是,港人北上消費,會否影響了香港的零售業,從而亦間接地影響了香港的經濟?從這個研究當中,我們會不會找到香港值得改進的地方?除此之外,究竟在未來,深圳和香港的發展是並駕齊驅,還是深圳會較勝一籌?莫非香港最終會落後於深圳?略想之下,便已能想出這麼多的問題,由此可見,北上消費這潮流,是對於香港人和香港的社會有著很大的關係。故此,我們選擇了這個題目作為研究。
我們研究的宗旨,除了是找出以上問題的答案外,
接著下來,我們將會從各個層面,探討港人北上消費的情況,和港人選擇北上背後的原因及心態,從而試圖找出香港未來該走的發展路線,以維持這個地方的競爭力。最後,我們除了會提出一點對香港發展成更具吸引力城市的建議外,亦希望能使讀者們成為一個更精明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