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的軍力

 

1.簡史

 

巴勒斯坦自古以來就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聚居地。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絕大多數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西元7世紀以來,巴勒斯坦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

 

十九世紀末葉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鼓吹在巴勒斯坦重建猶太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英、美兩國的支援下, 世界各地猶太人大規模移居巴勒斯坦,與當地阿拉伯人不斷發生流血衝突。 爲解決阿猶矛盾,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1.52萬平方公里)、阿拉伯(1.15萬平方公里)兩個獨立國家,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實行國際化。

 

以色列建國後推行擴張主義政策,  1948195619671973年與阿拉伯人發生四次戰色。1948年戰色後其領土擴大到20,700平方公里。在1967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侵佔了巴勒斯坦全部領土和整個耶路撒冷。1980730日正式宣佈耶路撒冷爲以色列永久首都。幾十年來,巴勒斯坦及其他阿拉伯人民一直爲恢復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權利和收復失地而鬥爭。

 

19881115,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宣佈成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並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截至19892月底,已有超過100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國已被聯合國接納爲觀察員。

 

 

   巴勒斯坦武裝曾與以色列部隊在霍紮地區爆發激戰

 

 

 

 

2.巴勒斯坦軍事

 

 

19648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巴勒斯坦解放軍。於198812月成立了 「巴勒斯坦民族人民軍」,宣佈其主要任務是保衛巴勒斯坦國土和維護治安。根據巴以協定,巴自治政府可組建自己的警察部隊以維 持巴自治區內部治安。目前巴自治政府約有警察40000人。巴武裝警察除配備有輕型武器外,有45輛裝甲車。根據巴、以簽署的懷伊臨時和平協定,巴警察人數將減至奧斯陸協定規定的人數(2.4萬人)

 

  左圖:巴勒斯坦解放軍

 

                                                                                            

中東和平進程

 

爲了恢復民族權利,重返家園,巴勒斯坦人開始了武裝鬥爭。19645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 「巴解組織」)宣告成立,開始反對以色列入侵的武裝鬥爭。此後,巴解組織改變謀求建國的鬥爭方式,開始以和平談判來實現建國的漫長歷程。巴以和談中的主要問題是 耶路撒冷地位、邊界劃分、巴勒斯坦難民回歸、猶太人定居點和水資源等關鍵問題。

 

19881115日,巴解組織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 宣佈建立以耶路撒冷爲首都的巴勒斯坦國。此後有130多個國家先後承認巴勒斯坦國。由於沒有自己的領土,巴勒斯坦國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左圖:巴勒斯坦激進分子進行襲擊

 

:以軍坦克開入巴人控制區                

 

文字方塊: 上圖:以軍坦克開入巴人控制區

        據聯合國高級難民署統計,目前全球大約有2600萬難民,而巴勒斯坦難民是其中最大的難民群落,總數接近350萬。從第一代難民的出現到目前已經有52年的歷史,接近3代人。

 

<------回第七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