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為何出現「以勝巴敗」的局面

 

由於大量土地被以色列侵佔,數以萬計的巴勒斯坦難民被逼逃離家園,離開自己的祖國前路茫茫,究竟巴勒斯坦的人民,在何時才能得到安穩的生活呢?...... (第 四節結語)

 

那麼, 為何巴勒斯坦人屢次敗在以色列人手上, 造成國破家亡的局面呢? 我們可從雙方的軍事能力及國際大國的左右兩方面去分析這個問題

 

 

雙方軍事能力懸殊

 

        在本報告第 七、八節中的各項資料與數據分析中, 我們可以看到, 以色列的軍事科技, 明顯地比巴勒斯坦的先進。古往今來, 軍事科技與戰爭結果有密切的關係, 一場雙方軍事科技水平懸殊的戰爭, 勝方往往是軍事科技水平較先進的一方, 近期的美伊戰爭正是一個好例子。美國不用一個月, 便把侯賽因政權推翻了, 速度之快教人佩服, 這都是有賴先進的武器的幫忙。先進的武器可以有效而快捷地摧毀敵方的設施(包括軍事設施), 削弱敵方的力量, 從而獲得勝利。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情況正是這樣, 以方的軍事科技先進, 常常動輒坦克裝甲輸送車、戰鬥機等, 而巴方軍事科技卻十分落後, 只有一些二三線武器以供應用。往往以巴雙方發生軍事衝突時, 以方以先進的武器向巴方發出攻擊, 奈何巴方沒有先進的武器, 不能作出有力的還擊,因此巴方只有眼巴巴地看著以方攻擊己方。此外, 以方的兵力是巴方的五倍, 所謂「人多好辦事」, 兵力強盛, 海陸空軍隊齊備, 有助於施行不同的戰略, 使方能更容易取得勝利。而巴方兵力不足, 只有游擊隊, 沒有海軍和空軍, 因此許多戰略都不能施行, 減少了取勝的機會。這是致令以勝巴負的原因之一。

 

 

 

國際大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以色列在美國的協助下,得以建立以色列國。而以色列建國後, 亦不斷得到美國的幫助, 例如向其提供先進的武器。以方靠著這些武器, 使其軍隊能在與巴方的衝突中常常得勝。反觀巴勒斯坦, 只有一些勢力不強的阿拉伯國支持, 明顯地巴方的後援及不上以方, 這是致令以勝巴負的又一原因。

 

 

 

 

 

                回目錄--------->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