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早在一八四五年,鮑思高神父創辦慶禮院。 |
2. |
經聖母在夢中指示,鮑神父便在慶格禮院中,揀選幾個青年,讓他們日後成為他的助手。 |
3. |
雖然在鮑思高神父的用心培育下,但那些青年一個一個地離開他。 |
4. |
這時,聖母在夢中再給鮑思高神父指示。 |
夢中的指示:
鮑思高神父夢見聖母手執一條白絲帶,上面寫上「服從」兩字,聖母便叫鮑思高神父把絲帶縛上他揀選的助手額上。
鮑思高神父醒悟了。「服從」是指一個團體存在的基本精柛。
5. |
奇夢醒悟後,鮑思高神父第一個招來的是彌格•盧華,其後是賈利哀勞、包納底、法蘭齊亞等。 |
6. |
他們在鮑思高神父的用心培育下,對聖召、知識學問有所進步。七、八年後,他們成了修士。 |
7. |
一八五四年,鮑思高神父和跟隨他的修士,把這個小小的團體命名為撒肋爵會。 |
起名撒肋爵會的原因:
願意他的會士都做聖方濟•撒肋爵的門徒。
願意效法聖方濟•撒肋爵的德行和宗徒事業。
8. |
當撒肋爵會到中國傳教時,中國人稱它為慈幼會。 |
中國稱為慈幼會的原因:
撒肋爵只是中國譯音,沒有意思。
撒肋爵讀起來抑拗口。
9. |
一八五五年,彌格•盧華修士在鮑思高神父面前發了一年聖願。 |
聖願的內容:
「我自願一年和鮑思高神父一起生活,幫助他做事,凡事都服從他。」
10. |
繼盧華修士後,賈利哀勞、包納底、法蘭齊亞等都發了一年聖願,成為慈幼會第一批會士。 |
鮑思高神父成功創立慈幼會的重要因素:
→ 鮑思高神父從不放棄。
→ 鮑思高神父用心培育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