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歷史
游泳
游泳 (swimming) 是在水上靠自力漂浮並前進的運動,亦是老少咸宜的休閒娛樂。事實上,人類在史前便已懂得游泳。古代許多有文化的民族,如埃及、亞述、希臘和羅馬都非常重視游泳技巧,並將之當做軍事訓練項目。
然而到了中世紀,瘟疫不斷發生,人們認為游泳易於染病,且違背了宗教和倫理道德的原則,因此這種運動幾乎完全被放棄。後來,隨著1837年英國游泳協會的成立,開始了近代游泳競賽的歷史。
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奧運會上,游泳即被列為正式比賽。於是,為了因應實際的需要,國際游泳總會 (中國大陸稱國際游泳聯合會) 於1908年誕生,並於1973年在貝爾格勒舉辦首屆世界游泳錦標賽。
最初的游泳競賽並無游法上的分類,大多使用蛙式 (breast stroke)。後來隨著仰式 (back stroke)、自由式 (crawl) 和蝶式 (butter-fly stroke) 的相繼脫穎而出,並納為正式比賽項目,於是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中便開始增加個人四種游法的混合賽。
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中的第二大項目,僅次於田徑,並根據距離和泳式分為不同的項目。國際比賽用的游泳池長50公尺 (又稱為奧林匹克游泳池),寬至少21公尺,水面至池底深度至少為1.8公尺。池內分成8個泳道 (用浮標連接製成分道線),每個泳道寬至少2.5公尺。水溫不低於攝氏24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