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機智


1.取名

一天一位紀曉嵐的門生初次拜見紀曉嵐。

紀曉嵐問這門生的姓名,對曰:「林鳳梧」。

紀曉嵐好奇的問為何要取這名字,

門生回道因其出生時母夢見一鳳凰棲於梧桐樹上故取名鳳梧。

紀曉嵐聽到這登時大笑不止,門生手足無措不知所以。

待門生回去後夫人責怪紀曉嵐無故大笑讓人家下不了台。

紀曉嵐仍是笑不可抑,解釋道:

「我只是想到他母親當時夢到的若是隻雞停在芭蕉樹上...」


2.下面沒有了 

一天紀曉嵐進宮要面聖,被一位太監攔著。

那太監素知紀曉嵐饒富機智奇才,

便央求他說個故事否則不讓他過去。

紀曉嵐沒辦法只好說道:「從前有一個太監」,

說到這裡頓了一下卻不說了。

太監等了半晌忍不住問道:「下面呢?」

這時紀曉嵐笑了笑說:「下面沒有了。」

太監紅了臉訕訕的讓紀曉嵐過了去。


3.是狼是狗  

話說紀曉嵐當禮部侍郎的時候,一天尚書和御史連袂來訪。

聊著聊著,突然外頭跑來一隻狗。

尚書心中突生一計要取笑紀曉嵐,

便道:「咦,你們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紀曉嵐知道尚書在捉弄他,當下也不動聲色的說:

「要分辨狗或狼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看牠的尾巴,

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一旁的御史大笑道:

「哈哈,我還道那是狼是狗呢,原來上豎是狗,哈哈,哈。」

此時紀曉嵐不慌不忙的接著又說道:

「另一種分辨的方法就是看牠吃什麼。

狼是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這下子連御史也噤聲無言了


4.雙錘擂鼓  

有位自命不凡的青年文人拿著自己的大作去請紀先生批閱

紀公提筆在篇後批著:『此文有雙錘擂鼓之聲』

那位青年作家洋洋得意,以這批語逢人便告

有人詢問紀公:『為何要將一篇不通的文章加上這麼好的評語呢?』

紀公大笑道:『你們根本不懂得這評語的意思,

一個錘擊鼓,所發出的聲音是:通!通!通!

雙錘擊鼓時,鼓聲是不通!不通!不通!....』

 
5.巧對  

話說紀曉嵐考上狀元的時年紀還很輕

於是便有個太監想戲弄他

出了個上聯要他對:

「小翰林 穿冬服 持夏扇 一部春秋曾讀否?」

紀曉嵐不甘示弱便回道:

「老總管 生南方 長北地 那個東西還在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