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學院歷史系與校內其他學系一樣,是有其本身之特色的。

  四年文憑課程中的第一年, 較著重於通識教育, 除了修讀西洋通史、中國通史、史學導論和史學方法之外, 還需修讀必修科, 例如大一國文、社會學、普通話。而從第二年開始較著重於中西史的傳授, 尤以中史為要。其中還需於第四年呈交畢業論文, 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其搜集資料的能力。
 

    樹仁學院歷史系, 以中國歷史為主。在歷史系的課程安排中,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比例大致是二比一。 中國歷史課程除通史和斷代史外,還有多門文化、經濟、思想、史學、社會等專史。這完全符合樹仁學院要「弘揚中國文化」的辦學宗旨;而且也適應香港社會(向來都忽視中國歷史與文化)的需求。
 

    本系也通過實地考察來學習中國歷史。歷史系幾乎每年都組織部份學生參加到內地的文流、考察(其中以到北京、廣東的居多)。通過對實地歷史遺跡、舊地的參觀,以及和內地歷史系師生的交流,既可以更具體、生動地認識中國歷史,又可以克服單靠書本、文獻的不足和「學習歷史的乏味」。
 

    本系更強調以研究、寫作來提高學生的水準。歷史系學生從一年級開始,由歷史系開辦的每門課程,均需寫報告和論文。這樣做雖然增加了對同學的壓力,卻能使同學的寫作能力和學術水準等方面均會有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