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柔道

柔道起源於日本古代武術,可追溯到柔術。柔術本身又源於相撲。在江戶時代,柔道曾盛極一時,是武士的必修科目。

一八八二年,「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將柔術發揚光大,他指出柔術是最有效地使用身心力量之道,可通過攻防訓練來磨練身體和精神。因此柔術便跟劍道及空手道等日本傳統武術一樣,加上一個道字。
由於柔道是屬於日本的傳統國技,所以甚得日本人的推崇。
柔道不單是分勝負高低的競技比賽,而且更是追求精神修練及人格培養的運動。

 

柔道的等級

柔道的水平高低以段及級表示,最高為十段,最低為初段,段以下為級。段和級以腰帶的顏色區分。十至九段為紅色,八至六段為紅白色,五段以下為黑色。
級方面,則分為白、黃、橙、綠、藍、茶等級。

 

柔道的禮法

禮法是對對手表達尊敬的意思,分坐禮和立禮。練習或比賽前後,都必須向對方行禮,以示尊敬。因此便有所謂「始於禮,終於禮」。

由此可見,學習柔道並非單純是運動,也講求個人修心養性。

坐禮:

從站立姿勢開始,左腳向後撤約一步半。將左膝跪在原來左腳尖的位置。
接著撤右腳雙膝並排跪下,兩腳腳尖著地。

把兩腳的大拇指重疊,右腳拇指壓在左腳拇指上,挺胸後坐成跪坐姿勢。

立禮:

身體成自然站立姿勢,兩腳腳跟並立,膝關節伸直,兩眼注視對方。
將上體前躬約30°,兩臂下垂,兩手手指,放在膝關節上方的大腿處,稍靜止,然後自然抬起上身,恢復原來站姿勢。速度約在一次呼吸之間(約4秒鐘左右)。

 

 

柔道技術

柔道有投技,固技和當身技等三種不同的技術,但在比賽中不能用當身技。每種技術又細分為多種招式。

有招式簡介

當然除以上介紹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招式,譬如肩車,大外車等。

 

柔道比賽場地裁判用語

根據國際柔道比賽規定,一個標準比賽場地(見下圖)應該為一邊長14.55米的正方形。場中央是邊長9.1米的正方形,稱為內場。場內以外的稱外場。比賽進行中參賽者均不能逾越場外半步,否則裁判宣布「場外」。

比賽計分

一本,即一次勝

  1. 投技把對手完全摔倒

  2. 固技壓制對手三十秒

  3. 對手拍蓆兩下以上或示意投降

  4. 裁判在防止選手受到嚴重傷害而宣布一本

有技,即半勝

  1. 投技未達一本

  2. 固技壓制對手廿五秒

有效

  1. 投技未達半勝

  2. 固技壓制對手二十秒

比賽中,如對方作出不合規則的攻擊,或無攻擊意識,裁判有權以導指,警告扣分,更有可能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