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2003-07-02
--------------------------------------------------------------------------------
社評
當前香港社會亟需加強相互理解
———闡析溫家寶總理在特區六周年酒會重要講話(之一)
--------------------------------------------------------------------------------
國務院溫家寶總理來港三日﹐行程已於昨日圓滿結束。
溫總此行﹐是帶著對香港的關心和信任前來﹐滿載著對港更深的理解和關愛而離去。而隨同總理回去的﹐還有港人對他的一份深深的理解和尊敬。
溫家寶總理此行﹐給港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留下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溫總理的影響﹐並不單在具體給香港帶來了「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而是對香港如何突破當前困境、開拓美好明天﹐提出了具根本意義的指引。
在昨天出席特區慶回歸六周年酒會上﹐溫總理作了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首先充分肯定了特區六年來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的成績﹐並且從五個不同方面提出了香港明天可以更加美好的依據。這五個依據﹐一在於要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基本方針長期不變﹔二在於香港在區位、法制、經濟體系、人才、公務員隊伍等各方面的優勢﹔三在於香港一貫的靈活應變、融匯中西﹔四在於特區政府和民眾的艱苦創業、不屈不撓﹔五在於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
溫總理提出的香港明天更美好﹐是所有港人的期望和憧憬﹐也是不少港人努力奮鬥的目標﹔但是﹐香港明天更美好﹐當前在一些人心目中﹐想法卻有些動搖了﹐他們開始懷疑香港的明天是否會更美好﹖他們因應眼前的一些事實﹐擔心香港的今天已經不那麼美好、明天是不是一定能夠更美好﹖
香港的明天一定可以更美好、一定能夠更美好﹐溫總理的期許絕不是空言﹐他在發言中已經提出了客觀上的五點充分理據﹐而更重要的﹐是他還向港人、向特區政府提出了實現明天更美好的六點要求或希望﹐那就是﹕理解、信任、團結﹐是信心、勇氣和行動。
這六點要求或希望﹐放在此時此刻正在慶祝回歸六周年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說正如雨中陽光﹐又如當頭棒喝﹐是那樣的準確、深刻和有力。要說「大禮」﹐大概這六點要求和期望是溫總送給香港、送給港人又一大禮。
事實是﹐中央和溫總理﹐為什麼會那麼關心香港、支持香港﹖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理解﹗他們理解﹕因歷史、現實等種種原因造成今日的香港經濟困難、舉步維艱﹔他們理解﹕特區政府包括董特首是在努力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但還需要條件和時間﹔他們更理解﹕絕大多數的香港同胞都是愛國愛港﹐願意為祖國的統一富強、建設香港貢獻力量的﹐他們理解……。正是由於理解﹐所以中央、溫總關懷香港、重視香港、支持香港。
然而﹐另一方面﹐香港人自己、香港特區政府自己﹐又是否真的能做到互相理解﹐包括理解自己和理解別人呢﹖如果一些市民能夠正確理解「一國兩制」方針、正確理解特區政府的施政、正確理解當前香港遭遇到的內外客觀困難、理解到按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保護國家安全的天經地義﹐一些人大概就不會那樣徬徨怨懟﹐以至要上街遊行﹔而特區政府如果能真正理解民眾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真正做到「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真正理解一些市民對二十三條立法有什麼顧慮﹐在一些政策厘定和舉措上大概也會有更具效果的取向﹐更能消弭誤解、化解怨氣。
一句理解﹐溫總理道出了問題的核心。當前的香港﹐需要理解﹐市民和特區政府之間都需要加深彼此間的理解﹐而特區政府首先需要加強對社會、對民眾訴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