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文
一、描寫文的含義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景物的狀貌、情態具體地、逼真地摹寫描繪出來,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
二、描寫的對象
描寫的對象主要可分為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大類:
1人物描寫:包括肖象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等。
2景物描寫:包括自然風景描寫、社會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等。
描寫經常和記敘結合一起運用,但描寫跟記敘不同:敘述往往側重於一般過程的記寫書讀者只能得到對事物的綜合、概括的了解;描寫則側重於形象的、生動的、具體的描繪,使讀者得到具體的、明晰的認識和感覺。
三、描寫的方法
(一) 確定觀察點和描寫順序
1. 描寫的基礎是觀察,觀察要確定觀點,因為距離和角度不同,觀察者所感受的人和物的形象也就不同。而觀察者可立定在一個地方,向前後左右上下觀望。或乘搭運載工具,邊移動邊觀察。
2. 描寫的順序可以根據客觀事物連接的順序;或者按空間由左至右(由右至左,先中間後兩邊),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由遠至近(由近至遠);或者依時間由先而後,由春至冬;或者按構造由整體至局部,由主幹至枝葉。總之,描寫要注意順序、層次,不可忽東忽西,雜亂無章。
(二) 常見的描寫手法
1 定點描寫法:就是固定立足點,將所看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順序高到低、由低到高,或從左至右,從右至左等。但不管按甚麼順序寫,作者的立足點始終不能搬動,只能擺動鏡頭,高低、仰俯、左右來拍攝一樣。
運用定點描寫法時,應當注意:
(1) 選擇好立足點。
(2) 在文章中適當地把立足點交代清楚。
2 移步法:
就是不選取固定的立足點來觀察,而隨著觀察者位置的移動,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寫下來。
運用移步換形法時,應當注意:
(1) 把立足點的變換交代清楚,否則會使讀者如墮霧中。
(2) 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
(3) 從不同立足點看到的景物應各具特色,而各個局部景物合起來又要能反映出描寫對象的總面貌。
3 多角度描寫法
運用不同的角度去描寫景物或事物的寫作手法,如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或描寫事物的動態及靜態等。
4 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直接描寫
直接描寫,也叫正面描寫,是指對人物、景物進行直接、其體的描繪和刻畫。
間接描寫
間接描寫,也叫側面描寫,是指對人物、景物不進行直接描寫,而是由第三者介紹、反映或採用間接烘托的方法進行描寫。
5 白描和細描法
.白描即用樸素、洗鍊的筆法,將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徵表現出來, 重在傳神。
細描也叫工筆細描,是對描寫的對象細膩的、一筆一畫的著意刻劃。它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徵,採用生動貼切的比喻,細膩動人的筆觸,絢麗多彩的文字,把形象描繪得神情畢肖,真切感人。
6 主觀描寫和客觀描寫
主觀描寫即作者帶著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的事物,在再現被描寫對象的客觀狀貌中,滲透著作者主觀上喜怒哀樂的思想情緒。在一些形象性的文章,特別是文學作品中,多採用這種描寫。
客觀描寫是指不帶作者的主觀情緒,客觀地、具體地準確地摹寫對象的本來狀貌。一般多用於科學技術較強的文章中。
7 分類描寫法
分類描寫法是按描寫對象的特徵,分為幾個類別逐項描寫。運用分類描寫時,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整體特質和各構成因素的關係,正確地分類,準確地描摹。
四 、描寫的要求
一篇好的描寫文應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目的明確。描寫的對象不同,場合不同,要從文章的全局來考慮,從表現主題,刻畫人物和景物的需要來考慮,還要考慮到體裁和篇幅的限制,每一段描寫的目的和作用都要明確,不要為描寫而描寫。
第二、特徵突出。想把人物或景物寫活,必須抓住最能反映描寫對象本質特徵的地方,傾注全力加以刻畫,才能使描寫的人物或景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第三、形神兼備。描寫不但要追求形似,而且更要追求神似; 對於任何一個客觀對象的描寫,沒有外部形態的「似」,「神」便無從附麗,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如果放棄內在神似的追求,結果,被描寫的對象只能是沒有生命和光彩的軀殼。形神兼備,才能使被描寫的對象生動逼真,呼之欲出。
第四、具新鮮感。描寫中切忌呆板模仿,步趨別人,要有獨創的路子,否則毫無新鮮感,只似學舌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