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貞女子中學        2000-2001年度  中二中國語文科

【成語】

姓名:_____________(              )                        班別:中二__________

 

(1)       一日三秋

        三秋,指三個秋季。「一日三秋」是指雖然只分別一天,卻好像很久一樣;用來形容對人思念的殷切。

(2)       一箭雙鵰

        比喻做一件事情,能得到兩種利益。

(3)       一鼓作氣

        比喻剛開始做事時,精力旺盛,情緒高昂。

(4)       一敗塗地

        塗地,敷染遍地。全句形容狀況很悽慘,後來比喻潰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5)       一曝十寒

        再容易生長的作物,給它晒一天太陽後,卻又冷凍它十天,沒有還能活的。用來比喻求學或做事,忽而勤勞,忽而怠惰,斷斷續續,沒有恆心。

(6)       一竅不通

        比喻不明白事理,糊塗思蠢的人 / 比喻人對某種技藝、學問一無所知。

(7)       九牛一毛

        比喻多數中的極少部份。

(8)       三人成虎

        許多人都說有老虎,縱然是假的,也會使人信以為真。用以比喻謠言能以假亂真,混淆視聽。

(9)       三顧茅()

        比喻三次去拜訪人,或比喻請人的懇切之心。

(10)   亡羊補牢

        比喻事後再來補救,仍有成功的可能。

(11)   口若懸河

        形容人善於言詞,說話流利,彷彿傾瀉的河流,滔滔不絕。

(12)   口蜜腹劍

        形容人表面親切和善,卻心懷惡念,想陷害他人。

(1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虎穴,老虎住的洞穴,比喻危險的地方。虎子,小老虎;比喻重要的人物或珍貴的東西。全句比喻不冒險就無法達到目的。

(14)   五十步笑百步

        用來比喻兩人都有缺點或錯誤,而程度較輕的卻嘲笑程度較重的。

(15)   毛遂自薦

        比喻未經人請託而自我推薦。

(16)   井底之蛙

        譏笑見識淺薄的人。

(17)   四面楚歌

        形容人的環境險惡,已陷於孤立無援的地步。

(18)   司空見慣

        指事情經常看到,久而久之就覺得習慣,沒什麼稀奇了。用以比喻事情很平常,不足為奇。

(19)   出奇制勝

        形容智慧高超,能想出奇策來解決眼前的危難。

(20)   未雨綢繆

        綢繆,本意為纏捆得緊牢,引申為事先準備。全句是說天未下雨時,鳥類就取桑樹根修補鳥巢。用來形容事情須先做好準備,以防災難發生時手忙腳亂。

(21)   半途而廢

        指事情進行到一半,便放棄不做了。

(22)   功虧一簣

        比喻大功即將完成,卻因為只差一小部份,而導致全盤失敗。

(23)   守株待兔

        比喻妄想不勞而獲 / 比喻固執,不知變通。

(24)   自相矛盾

        指說話或做事前後不一致的意思。

(25)   如坐針氈

        全句是說好像坐在針墊上一樣,形容人坐立不安。

(26)   有備無患

凡事有了準備,就不會有災患。

(27)   危如累卵

        形容情勢已危險萬分,就像高高堆疊起的蛋,隨時有傾覆摔碎的可能。

(28)   刎頸之交

        比喻即使殺頭也不變心的朋友,表示友誼深厚,可以同生共死。

(29)   杞人憂天

        比喻多餘而沒有必要的憂慮。

(30)   投鼠忌器

        比喻做事有所顧忌而不敢實行。

(31)   防微杜漸

        全句是說禍患在隱微處發生時,就要加以阻止,以免逐漸擴大。用來比喻小心謹慎的預防。

(32)   沉魚落雁

        原意是說魚、鳥等不辨美色,只知見人而驚避。後世反借用為形容女子貌美絕麗之詞,並改飛鳥落雁。

(33)   囫圇吞棗

        比喻人讀書或理解不求甚解,食而不化,就好像將棗子一口吞下,不加咀嚼辨味一樣。

(34)   完璧歸趙

        指將原物原封不動,無損歸還。或簡稱完璧、璧還。

(35)   盲人摸象

        原為佛家語。以象比喻佛性;指眾生各說各話,卻不明真理。今則多比喻人不明全豹,僅就片面胡亂猜測。

(36)   易如反掌

        比喻處理一件事情或達成一個目標,就好像將手掌反過來一般的容易。

(37)   迎刃而解

        迎著刀刃,物品立刻被肢解了;比喻事情處理得很順利,一下子就解決了。

(38)   狐假虎威

        比喻假借權威者的勢力來欺壓別人;或是指藉著職務上的權力,對人作威作福。

(39)   東施效顰

比喻人模仿他人不但不像,反而更醜。

(40)   青出於藍

        比喻人經過學習後,發揮潛能而超越他的本質。後來多指學生勝過老師。

(41)   門庭若市

        原指因地位高而來巴結求見的人很多,有諷刺的意味;後多用來形容商店生意興隆。

(42)   欣欣向榮

        形容草木繁茂開花的樣子 / 比喻事物興旺,就像草木生長快速的樣子。

(43)   歧路亡羊

        岔路很多,不容易找到走失的羊。比喻事理複雜多變,使人易入歧途,不容易找到真理。

(44)   兩敗俱傷

        比喻兩強相爭,最後雙方都受損失,給予第三者可乘之機。

(45)   抱薪救火

        拿著木柴去救火,不但不能滅火,反而助長火勢。比喻人做事不切實際,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46)   夜郎自大

        諷刺孤陋寡聞的人見識短淺而自以為了不起。

(47)   刻舟求劍

        比喻拘泥於事理,固執不知變通。

(48)   披星戴月

        又作「戴月披星」;比喻在夜間奔走趕路,或形容人早出晚歸,工作繁重而辛勞。

(49)   依樣葫蘆

        比喻人做事只一味的模仿別人的方法而毫無創意。

(50)   臥薪嘗膽

        臥薪表示不敢求安樂;嘗膽表示不敢求美味。全句比喻刻苦自勵,決心回復舊業或達成自己的志願。

(51)   邯鄲學步

        比喻人一味仿效別人,卻將自己原有的本能、優點置之不用,最後不但一事無成,反而喪失原有的本領。

(52)   拔苗助長

        將青苗拔高,幫助它成長;比喻急於成功,而方法不適當,反而有害。又作「揠苗助長」。

(53)   信口雌黃

        雌黃,一種黃色磺物;古人用來塗改錯誤,因而稱竄改文字為雌黃。今用以形容人任意造謠,歪曲事實。

(54)   殃及池魚

        比喻無故受到牽連而遭禍害。

(55)   風馬牛不相及

        指毫無關係的事物;用來比喻互不相干。也可省作「風馬牛」。

(56)   風聲鶴唳

        比喻非常驚慌害怕。

(57)   前車之鑑

        警惕人應以過去的經驗或教訓為借鏡,不要再犯同樣的過錯。

(58)   畏首畏尾

        形容人考慮太多,猶豫不決;有害怕事的意思。

(59)   負荊請罪

        背著荊杖,登門請求責罰;形容人請罪認錯的誠意。

(60)   為虎作倀

        比喻助人為惡如引虎吃人。倀,指人被虎咬死所變成的鬼魂。

(61)   病入膏肓

        原指病情嚴重,無法醫治;後引申為人、事、物已敗壞到無可挽救的地步。

(62)   紙上談兵

        在書面上談論兵法;比喻不切實際的空談。

(63)   高枕無憂

        形容安然躺臥休息,無所顧慮。

(64)   差強人意

        原意是說還可使人奮發。今已不再採用原意,轉用來表示勉強令人滿意。

(65)   胸有成竹

        比喻做事之前已經先想好方法、步驟;所以做起來不慌不忙,有條有理。又作「成竹在胸」。

(66)   家徒四壁

        家中除了四面牆壁外,什麼都沒有。形容家境貧窮,一無所有。又作「家徒壁立」。

(67)   破釜沈舟

        把鍋子打破,使舟船沉落;形容下定決心,不達目的絕不停止的精神。

(68)   狼狽為奸

        狼的腳前長後短;狽恰好相反,所以常和狼一起行動。全句用來比喻壞人聯手作惡。

(69)   舐犢情深

        老牛用舌頭舔小牛,對牠十分照顧。比喻父母對子女的疼愛非常深切。又作「舐犢之愛」、「舐犢之私」。

(70)   庸人自擾

        本來無事,但庸俗的人因為不明事理而覺得困擾。也就是自尋煩惱的意思。

(71)   推己及人

        比喻能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替別人著想。

(72)   推心置腹

        比喻以至誠待人,坦誠相見,毫無心機。

(73)   貪得無厭

        貪心求取而不知滿足。厭,同「饜」,飽足的意思。

(74)   鹿死誰手

        鹿,比喻政權。全句是說天下(帝位)會落在誰的手中,還是未知數。

(75)   望梅止渴

        心裡想像看到了梅子,便不覺口渴了。比喻利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76)   趾高氣揚

        形容腳步跨得很高,神氣得意的樣子。後用來形容人得意忘形,含有批評的意思。

(77)   強詞奪理

        用牽強無理的話狡辯。又作「強詞奪正」。

(78)   游刃有餘

        以薄利的刀切入牛體,能自由運刀,沒有阻礙。比喻能力很強或技術熟練,做事從容不迫,不必費力就能把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79)   痛心疾首

        疾首,頭痛;比喻憤恨。全句是說悲憤到了極點。

(80)   朝三暮四

        本指實質不變,而巧立名目,誘人上當的手法。現在多引申為沒有主張,反覆無常的意思。

(81)   畫虎類犬

        形容一個人沒有自己的風格,卻愛模仿他人,反而落得甚麼也不像。

(82)   頑石點頭

        比喻使頑劣的人受感化。頑,愚蠢沒有靈性的意思。

(83)   過河拆橋

        比喻事物沒有利用價值,就把它丟棄了。又作「過河抽板」。

(84)當頭棒喝

                棒喝,本來是禪家宗師教弟子了悟的方式。在此比喻用強烈的言語文字警醒痴迷的人。

(85) 塞翁失馬

        比喻人因禍得福 / 比喻禍福無常,不能馬上下定論。全句是「塞翁失

馬,焉知非福」。

(86) 滄海桑田

大海變成農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87) 感恩圖報

感懷恩惠而盡力想報答對方。

(88) 賠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雙重的損失

(89) 樂不思蜀

本指三國時劉後主貪戀異地歡樂,而不想回故鄉。後代多比喻人留戀異地,不思念家鄉。

(90) 樂極生悲

快樂到極點,悲哀會隨著產生;比喻物極必反。

(91) 墨守成規

守著既定的法制,不知變通。引申為固執己見,不肯改變、創新。又作「墨守陳舊」。

(92) 養虎為患

原指放縱敵人,替自己留下禍害。後多用來比喻明知錯誤而不知制止。

(93) 撲朔迷離

本意是說兩兔並走,無法分辨出雌雄。比喻事情錯綜複雜,真相不明。

(94) 模稜兩可

比喻人做事不肯定,言語含糊不清。稜,物體的角。

(95) 膠漆相投

比喻人或事的牢固結合,也用來形容彼此的深厚情誼或關係密切。

(96) 孺子可教

是說能聽長者教導,值得造就的小孩子。

(97) 螳螂捕蟬

比喻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即將到來的禍患。全句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98) 鶴立雞群

比喻特殊的人才。形容身材高的人。

(99) 鷸蚌相爭

比喻兩者互相爭執,不肯退讓,結果卻由第三者獲利。全句「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100)               鴻鵠之志

鴻,大雁。鵠,天鵝。全句是指遠大的志向。

 

 

*寫作時多用成語可增加文章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