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始創人
嘉納治五郎先生
嘉納治五郎先生少年時期因體弱多病,常遭同儕欺凌,於是立下定決心修練柔術,藉此強健體魄 當時正值明治維新取代德川幕之際,雖然西洋文明傳入,但武藝尚未完全為之取代,好不容易覓得柔術老師,而於明治10年[1877年]拜福田八之助 磯正智為師,學習天神真楊的柔術,並向飯久保恆年學習倒派的秘訣. 由於該二派各具不同的特色,因而引發他對其他流派的興趣, 於是至各流派登門學藝,而能精心研究各流派的秘笈. 這種親身體驗柔術修行教育的大無畏精神, 是青少年們學習的榜樣,嘉納治五郎先生萃取柔術各流派的優點, 加上本身的創意,建立了適合新時代的技術與理論, 並以勝負,體育,修心為目的,以重視處世之道優於技術為發展之途,因而名為柔道,其闡述柔道意義的道場稱為講道館
柔道的其中一個要點是"以柔制剛",以力制力並不是柔道,根本沒有使用到技巧,柔道是學習技巧以使用比對方小的力量捽倒對手,使用力學的原理把對手的力量引為己用。柔道的另一個要旨是"精力善用",意思即最有效地運用精神和肉體的力量。要達到這一點, 就必須從練習中學習發現機會和把握機會。
柔道基本上分為投技,寢技和當身技。
意義:
柔道是一種特別運動,在體育方面可與對手公平競技,另方面可以用作自衛術。而柔道是必須活用精神和身體,否則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的境界。變化極強,精力善用,活用於生活上,以自他共榮為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