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 of feats」的模式的好處是把武術視為任何人也可以修煉的,只是某些「class」因為有較多「bonus feat」而更快學會全套而得到「style bonus」。這系統的好處就是所有「class」都可以同時修煉武術及自己「class」的能力,那麼就沒有「multi-classing spell caster」的問題。不過缺點是一些比較強或獨特的武功就很難單純使用一個半個「feat」來表現,而且不見得在武俠小說中做「fighter」的會更容易或更快修煉到某些絕學,反而具備某些獨特條件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從《GURPS》中偷師,可以加入類似「background cost」的因素,簡單來說是學習某些「feat」或要做某些「Prestige Class」前的先決條件。最簡單的時創作或使用現存的「feat」。例如要學「鐵布衫」就先要有「Toughness」,要學「寒冰掌」就先要有「cold affinity」,學「九陽神功」就先要有「fire affinity」。而且那些「feat」都歸納為「talent」類,即是只容許在創造人物時選擇,除非有特殊事件發生。
「path of feats」的另一個缺點是不能夠反映出苦練某一招式比其他人學同一招式更出色的效果。反而按「class level」而提升的能力就可以,例如「sneak attack」便是。這一點亦是筆者比較喜歡「Prestige Class」系統的原因。不過新出《Star Wars RPG Hero Guide》裡的武術規則也有某吸引的地方,簡單而不會「超強」。
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