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諸聖中學第五十屆中五暨第十三屆中七畢業典禮(2005-06年度)
畢業生致謝詞
撰稿及演講同學:
中七理 李伯勇
指導老師:黃婉齡
曾繼才牧師、曾夫人、校監周牧師、各位校董、各位來賓、龐校長、溫副校長、覃副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日是本校聖公會諸聖中學第五十屆中五暨第十三屆中七畢業典禮。我能夠作應屆畢業生代表上台致謝辭,本人深感榮幸。
首先要感謝曾繼才牧師、曾夫人在百忙之中,撥冗蒞臨本校,為我們應屆畢業生致訓詞及頒授證書,使今天的畢業典禮生色不少,為我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離別在即,我們百感交集,千言萬語,對學校感激之情,由衷而發。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一個既完善又舒適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吸收知識,度過這段青蔥歲月。
學校教導我們知識,明是非,辨善惡。今年校本主題「力爭上游創佳績,愛心關顧滿校園」。學校努力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的同時,亦顧及學生德育的發展,透過「朋輩輔導計劃」讓中六同學擔任關懷大使,與低年班同學建立良好關係;在「成『工』在望」中實踐創業計劃,中四同學在維多利亞公園的跳蚤市場擺攤檔,吸收營高經驗,加上「DIY領袖訓練」計劃、「動力之旅」等活動,同學藉此提升自信心,建立正面自我價值觀。諸聖中學亦提供廿十多個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小組供同學參與,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多元化的發展。除此之外,諸聖中學與多間大學建立夥伴計劃,優化教育,參與中文大學「優化教學協作計劃」、香港教育學院之評估研究計劃、浸會大學教育系的學校服務計劃,使我們學習得到的知識更加配合時代需要。諸聖亦相當照顧新來港學童,開設英語輔導班、毅行者學習坊,培養他們學習興趣。在學校師長的培養下,諸聖中學的學生在校外的比賽中屢獲佳績,如學界欖球比賽、視覺藝術比賽、電腦動畫大賽,說話能力比賽等等,同學都有出色的表現。
要有進步,定必多點交流,互相學習,所以廣州市第十二中學梁盛祥校長率領一行20人蒞臨本校進行教學交流訪問,彼此在教學上各有得著,學生亦因此而受惠;而在一次高年級週會上,我們很高興校方能邀請香港大學法律系院長資深大律師陳文敏教授親臨本校演講,使我們獲益良多。
諸聖為我們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與設備,美觀的校舍、高科技的MMLC室和一座煥然一新的圖書館等等。在2005年11月,諸聖堂校服務中心正式啟用,使同學在課餘都能有空間溫習、消閒、聊天、善用餘暇,此乃都要感謝周校監、各位校董、龐校長及兩位副校長,沒有他們完善的管理,周到的思慮,為同學的資源爭取,使我們能在一個一應俱全的環境下學習,我們又怎能無後顧之憂地勇於嘗試,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挑戰,在此由衷感謝。
當然我們亦要感謝一班勞心勞力,竭盡所能,有教無類的教師們,感謝他們的教導。在他們孜孜不倦,循循善誘的教導下,我們獲得知識,學懂做人的道理,雖然,有時候老師會嚴厲呵責我們,但這都是為我們著想,沒有這暮鼓晨鐘的責言,又怎能夠刻骨蝕肉,感謝每一位老師的教導,我們還要感謝一位已經離開我們而重歸天父懷抱的張月雯老師──他們每一句教誨都是金石良言,我們一定銘記於心。
我們更要多謝一班默默耘耕,盡心盡力服務校園的校工們,我們能在整潔的校園下學習都有賴他們的努力。
我們亦不忘感謝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在人生路上,同學是一段純潔的緣份,青少年時毫無機心的友伴,一起讀書,一起上圖書館,測驗完了悄悄地比分數,戰戰兢兢完成每一次校內活動和校外的公開賽,每一段往事都如烙印般印記在我們的腦海裡。不論喜與悲;哀與愁,同學總會在身邊支持你,為你打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糾紛、爭吵在所難免,正如海倫凱勒講過「教育的最高收獲,乃學會了寬恕」。與同學的相處我們學懂的不是記恨,而是學懂包容、互相了解、容忍與體諒,學習處世待人的態度,使人生路上不再孤單,在此祝福各位同學鵬程萬里。
歲月無聲,光景剎那就過,在命運的交錯點下我們相遇在諸聖裡,一切都是緣份,「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不要為別離而傷感,所謂「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我們在明天的路,無人能預計,只能做的是每天不停裝備自己,迎接接踵而來的挑戰,學以致用,「以主為基,立己立人」。不要害怕失敗,勇於嘗試,用雙手打造自己的未來。
最後本人謹代表應屆畢業生祝福諸聖校譽昌隆、桃李滿天下、人才輩出,多謝在座每一位,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