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諸聖中學第五十二屆暨第十五屆中七畢業典禮
畢業生致謝辭-七理 李家賢 指導老師:梁紹基
丁博士、各位來賓、周校監、各位校董、溫校長、覃副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日是本校聖公會諸聖中學第五十二屆暨第十五屆中七畢業典禮。本人深感榮幸能夠代表全體應屆畢業生上台致謝辭。
首先我們要感謝香港大學理學院副院長丁博士在百忙之中撥冗蒞臨本校,為我們致上金石良言及頒發證書,使今日的畢業禮錦上添花,令我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本年度的校本主題是「力爭上游創佳績,愛心關顧滿校園」,學校除了努力改善同學的學習環境外,更關注同學於德、智、體、群、美、靈等多方面的發展。透過輔導組的「我做得到」獎勵計劃,使同學能訂立清晰目標和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畫出我彩虹」計劃讓同學認識自己的專長和能力,協助他們探索及認清個人未來發展之方向。而「朋輩輔導計劃」則培訓中四、中六的學長為中一級的同學提供功課輔導,並與低年級的同學建立友誼。「營商體驗計劃」由籌備至實行,給予中六同學一次寶貴的實戰經驗。此外,建立校園關顧文化亦是本年度重點推行的項目。例如課後支援服務,由堂校服務中心提供設施及舉行不同類型的興趣班,藉此提高同學的英語說話能力、豐富同學的課餘生活。鑑於以上的愛心關顧計劃,本校獲選為2007年度「關愛校園」,可見我校在推廣關愛、平等文化方面得到外界充分的肯定。除此之外,在學校老師的培訓下,許多同學均在校外比賽獲得驕人的成績,如視覺藝術比賽、校際即席演講比賽、香港童軍步操比賽、學界分區野外定向錦標賽、學界欖球比賽等,都能夠為學校爭光。
今天,我們更要感謝學校這個地方。禮記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達到「齊家」、「治國」以至「平天下」這三個階段,必先要「修身」,而學校就是教導我們修身的地方,使我們學會待人接物的應有態度,以便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誠如在座各位所見,諸聖中學並沒有宏偉的校舍,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而且,有限的空間更拉近師生之間的關係,營造一個更和諧、更親切的學習環境。這些都有賴周校監、各位校董、溫校長、覃副校長對學校的悉心管理和積極爭取資源,使同學可以在設備齊全的諸聖中學學習,度過人生中的青蔥歲月,享受充實的校園生活。多謝你們的努力!
當然,我們亦要多謝一群勞苦功高的老師們。因他們本著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成為我們學海中的明燈,指引我們學會知識及為人之道。雖然有時會覺得老師好「長氣」,但這些「長氣」的說話是出自肺腑,包含老師對同學的無限關懷。幼苗將來能否變成大樹,尚是未知之數,但在老師的悉心照顧下,我們已經打好抵擋風雨的基礎。在此,我們感謝老師們多年來的栽培,亦要感謝一位已離世的良師──張月雯老師。因各位老師的悉心照顧,令我們得以茁壯成長。
還有校務處、諸聖堂的職員及各位校工,多謝你們默默耕耘,熱心為同學服務。
我記得中六那年,有老師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在人生中,最真摯的友誼是從學校得到的。」的確,年少時所認識的朋友是無機心的,所建立的友誼是最純潔的。因為學校這個特殊的環境,把我們聚集在一起。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會因為課堂討論時的意見不合而吵得面紅耳赤,亦會為校運會的班際接力賽而表現出團結的精神。由陌生到認識,再到熟悉,慢慢地,我們互相鼓勵、支持,成為公開試戰場上的戰友,共同度過考試及這段有笑有淚的歲月。所以,請各位珍惜這寶貴的友誼,那怕你們只有兩年、五年或七年的同窗生涯。當2008年6月21日後,我們可能要各散東西,為自己的人生打拼了。雖然離別令人傷感,但我相信日後的重逢會更令人期待。相約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後,我們在榕樹下聚首一堂,細數校園生活的點滴,以成熟的一面印證彼此的友誼不變,共同回顧屬於你和我的諸聖情。在此,祝願各位同學前程錦繡,鵬情萬里,能秉承「以主為基,立己立人」的校訓,將生命活得精采、活得有意義。
最後,本人謹代表應屆畢業生祝福母校聖公會諸聖中學校譽昌隆、人才輩出、桃李滿門,老師們工作愉快、生活美滿,並祝福在座的每一位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