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勇   七理   共建誠信社區》 

(廉政全港校際演講比賽-第一回合的三分鐘入圍講稿)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要建立一個誠信社區,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互信的關係。

從前,我們很容易看到表現誠信的好例子,還記得小時候,家中的老一輩都會供一個月餅會,為的是明年都能吃到月餅,那時間,顧客從不擔心酒樓突然結業,收不到月餅之餘,還要與酒樓夥計一同追討欠債,只因大家都講「誠信」。

但在這不再在乎天長地久的現代社會中,在即用即棄的消費空間裡,供月餅會已經被淘汰,我們不再相信一場沒有正式合約的買賣,沒有信用咭的見證下我們又怎能放心分期付款。

社區的進步,的確令人物質上富裕起來,反而我們的誠信開始走向破產邊沿。貪污便是破壞誠信的禍根。一九五四年至七三年期間,香港經濟騰飛,同時貪污風氣極盛,當時警司韓德都承認「大部份香港警察都貪污,收賄更是生活的一環,如同睡覺起床。」人民的公僕都貪污,香港的市民還有誰可信?所以當時廉政公署與市民攜手打擊貪污,共同營造倡廉的環境。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曾說:「我們應使世界變得誠實;才能誠實地對我們的孩子說誠實是上策。」

共建一個誠信的社區,方能令我們下一代活在一個安穩的時代,正如廉政公署宣傳口號「打擊貪污;由你開始。」無你的合作,怎能共建誠信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