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應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反方稿示例)

開辯

評判,老師,各位同學,各位友好的反方同學:

(反駁)………….

什麼是傳媒?傳媒是傳播媒介,包括了報紙、雜誌、電視、電台、電影,還有今日非常普及的電腦……,何謂是教導?教導是教育和引導,如果把傳媒和教導市民相提並論的話,後果真的不可思議,還要傳媒負起教導的作用,那真的非常奇怪,非常荒謬,非常可笑。

傳媒在社會是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角色,是給予市民不同的最新資訊,提供不同的娛樂,傳媒不是以教導為目的,傳媒是以市場的需要,大眾的口味作出營運的策略和方向,是以促銷量、觀眾數目為指標的,一切是商業效益,是講求盈利的,為我們自由社會,民主社會賦予了實質和深刻的意義。

教導是教育和引導,凡是教育和引導,即是要把對方,引領在一個既定的範疇,傳媒只是反映,把事實的真相反映出來,配合市場的要求,大眾的口味,以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從而達到營利的目標。由此可知,如果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就未免與他們的商業利益有所衡突。

今日的市民可以透過不同的傳媒得到不同的最新資訊和各種不同的娛樂,讓他們的生活多姿采,這都是傳媒不是為教導而教導,他們只是投市民之所好,市民才可在緊張的工作以外得到快感和滿足,正方同學必須搞清楚,傳媒不是學校、不是老師、不是政府、不是社工,他們是沒有必要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如果傳媒是要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的話,傳媒則可能淪為國家政府的思想改造工具,市民只是行屍酒肉,沒有個人的主體,只是受支配,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的。同時如果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的話,傳媒只是單一化的教導,市民則失去興趣,傳媒容易虧損累累,血本無歸,相繼倒閉,則嚴重打擊自由市場的靈活性,影響經濟的蓬勃發展。

 

至於如果傳媒是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傳媒如何淪為國家政府的思想改造工具,從而對社會和市民帶出負面影響,將由我方第一副辯為各位詳加說明,至於如果傳媒是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社會經濟如何受到影響,將由我方第二副辯為各位詳加說明。

 

總括而言,我們堅信一個民主的社會,傳媒的獨立性是必須的,他們是取決於市場,並不是取決於教導,如果是取決於教導的話,經濟崩潰,民主大倒退,後果絕對是無可估計的。因此,我方認為今日的辯題是絕對不成立的。

 

第一副辯

 

評判,老師,各位同學,各位友好的反方同學:

 

(反駁)

一個花園,百花齊放,有著各種不同類別,不同顏色的花,這才是最美麗的花園,不同的人都可在這個花園找到自己喜好類別,喜好顏色的花,這個花園就是最吸引人的花園,傳媒也是一樣,它不是只是傳遞單一的所謂教導內容,而是形形式式,五花八門的內容,這樣的傳媒才是最受歡迎,因它可滿足不同人的需要。在另一方面來說,教導的指標又是什麼呢?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所認定的教導也有不同。就以大陸來說吧!大陸的傳媒不是為黨為國家說話嗎?他們的傳媒是要教導市民愛黨,教導市民愛國家,教導市民愛毛主席嗎?一切不是在黨利益的教導前提下,就是異己,就是挑戰和威脅國家的安全,不就是要拉要鎖要坐牢嗎?人民沒有思考的主體性,只是在上者的棋子任由擺布,這樣的話,人還有尊嚴嗎?難道正方的同學甘願活在這極權主義的國家嗎?如果日本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那麼極端分子就利用它來教導市民,宣傳他們的軍國主義,世界就會陷入極度的不安中。幸好日本並沒把傳媒作為教導的工具,傳媒可由市場來定位,市民也可活在多姿多采的資訊世界中,得到不同娛樂的反感。總括而言,一個民主的社會,傳媒是不可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不然的話,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是無可估計的。因此,我方認為今日的辯題是絕對不成立的。

 

 

第二副辯

(反駁)……

 

如果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責任的話,這即意味著傳媒受到監察,受到管制,受到干預,已沒有了自主性,受到制肘,什麼也要考慮這是否符合教導的意義,報紙雜誌要報導的不敢盡情報導, 電影從業員的創造性大大受到抑壓,任何的報導和製作都是千篇一律的說教,試想想電視播映的不是紀錄片,就是什麼要做好市民,好學生,好兒女,什麼力爭上游,讀者觀眾聽眾不悶壞才怪,他們不再收看,收聽,閱讀,傳媒就虧本,經營報紙雜誌已是盈利甚微,再諸多限制的話,完全無利可圖的話,就只得倒閉結業,造成失業者上升,在諸多限制,要負起什麼教導作用的話,也阻止了新的傳媒加入這個市場,減少就業的機會,資訊消息的傳遞渠道也愈來愈少,商品的推廣宣傳也受到影響,顧客的消費意欲下跌,骨牌效應,影響不是可以很大嗎?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傳媒不應受教導的框框來規範或扼殺發展的空間,應讓它隨著市場的發展而發展,這樣市民就可各取所而需,,得到發展滿足,最後我方希望正方同學棄暗投明,一起與我們支持今日的辯題。

 

 

台下辯員一

(反駁)……..

 

如果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未免架構重疊,因為教導市民是政府,學校,老師,社工和父母的責任,如果傳媒還要做著相同的工作,豈不是多餘?,現在政府也有影視的電檢處審核作品內客是否符合底線,電影有三級制,電視如有意識不良節目的話,對觀眾造成不安,也會有所提醒,同時要家長陪同未成年的子女收看,至於刊物方面,淫褻刊物檢查處,也有所核定才出街,加上封套與警告字眼的, 只要指引適當, 學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傳媒根本無須負上任何教導的責任。我方絕對不同意今日的辯題。

 

台下辯員二

(反駁)…….

站在市民的角度,學習與工作的壓力非常大,已經令人喘不過氣,在學校,在公司,我們已接觸一些很嚴肅的問題,回到家中總希望得到鬆弛一下,即使看看王菲與謝霆鋒的戀愛緋聞,蔡楓華公開說要追求陳寶蓮的花絮,或看看一個色情的笑話,看看一套無厘頭的鬧劇,即使沒有教導的意義,可是八卦一番,會心微笑一番,開懷大笑一番,是非常過癮的,如果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我們的情緒又怎可以得到這樣的宣洩呢?我們又是可可這樣的過癮呢?我方絕對不同意今日辯題的成立。

 

台下辯員三

(反駁)……

 

只要政府學校家庭的教育做得全面和完善的話,對於傳媒就有足夠的過濾能力,傳媒有沒有教導的作用, 根本不重要,事實上傳媒不是為導市民而存在的,只要我們有著獨立的思考力、分析力和判斷力就可以應付一切了。就像王晶的蠱惑仔電影吧,有五集之多,本人每一集也可見,本人卻是依然的耿直,一點也不古惑,只是滿足當時的官能刺激,純是娛樂而已,求工作壓力外的一時之快。社會的而且確存在不少罪惡問題,這是有著其他因素,並不關傳媒的事,希望正方同學不要本末倒置,先後不分。因此今日的辯題是絕對的不成立。

 

 

結辯

 

評判,老師,各位同學,各位友好的反方同學:

 

正方同學一味的堅持傳播媒介要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說傳播媒介誇張失實,意識不良,荼毒眾生,特別是青少年,我方很想問,沒有傳播媒介,世界上所有負面的東西是否就會一掃而空?那些社會的問題,青少年的問題是是否就可以從此消失?什麼是誇張失實,什麼是意識不良?什麼是荼毒?標準又在哪裡?我方一直也說,傳播媒介在一個民主的社會,是有其特定的角色與功能,是定位於市場的需求,大眾的口味,市民不是喜歡的話, 傳播媒介也不會投其所好,有所迎合。究竟是社會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傳播媒介有所問題?請正方同學不要再先後不分,倒果為因。

 

如果市民是不愛收聽,收看某類內容與節目的話, 傳播媒介為了盈利的關係,也不會報道有關內容,製作有關節目, 傳播媒介又怎會想自己銷量下跌?收視下跌?票房下跌?關門大吉呢?市民是有判斷力,分析力,理解力的,因為從政府的宣傳,學校老師的教誨,家庭父母的指引,機構社工的協助,書本的智慧,市民有足夠的能力抗衝,過濾和接收。就如傳播媒介反映有關同性戀的題材,市民如果不是同性戀傾向的話,他們會模仿去做嗎?可是我們能夠說傳同性戀意識不良嗎?我們是不能不承認同性戀是的而且確存在於這個社會嗎?傳播媒介只是反映社會的真像。

 

傳播媒介為什麼叫做傳播媒介,而不叫做教導媒介呢?因為傳播媒介的「傳播」是傳達播送,傳達播送最新的資訊和不同娛樂,絕不是為教育而教育,為引導而引導,如果傳播媒介是要教導的話,我們何不乾脆看教科書,我們何不乾脆聽校歌,我

們何不乾脆看教育電視,只因我們是活生生的人,在嚴肅的人生道理之外,我們亦都要不同資訊與娛樂的內容,才可滿足我們的七情六欲,我們也因著發洩而得到平衡。

 

一個民主社會的傳播媒介,就好像一間屋的一扇窗,你要陽光與空氣,就不能不打開窗,可是在此同時,就有蚊子飛進來,我們是不是為了避免蚊子飛進來,就從此不開窗呢?或乾脆不設窗呢?或杷這個窗加上種種不必要的限制,以至失去了窗的功能,?誰重誰輕?誰先誰後?誰主誰次?難道我們不懂權衡嗎?

 

傳播媒介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就意味著幕後的監察與干預,它的角色與功能已沒有意義,而且很容易成為國家政府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後果可怕,在諸多限制下,傳媒報道與創造受到壓抑,銷量減少,聽眾減少,觀眾減少, 傳播媒介只得倒閉,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一個社會既缺乏民主又缺乏經濟的,真的很難想像還有什麼發展的前景可言?

 

基於以上的種種分析,我方懇求正方同學再深入思考這個辯題,不要再執迷不悟,回頭是岸,同我方一起反對今日的辯題。

 

質詢有關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例:色情,暴力…..(1)

 

反問同學知不知道嘉禾卡拉ok的午餐是35元一個,由11-3:00pm,入房唱卡拉ok

四個小時也只是45元,香港的中學生不知多沈迷,根本無心向學,這是物質文明,五光十色的生活,家庭轉型,科技發達的輻所造成,友方同學總是那麼的因果不分,實是叫人痛心與惋惜。

 

 

質詢有關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例:色情,暴力…..(2)

 

傳媒不是要教好市民,也不是要教壞市民,只是傳達播送不同的訊息和不同的娛樂,市民的口味,市場的需要帶著傳媒走,並不是傳媒帶著市民走,….要負責任的不是傳媒…..

 

 

質詢有關傳媒是社會的一分子,要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1)

 

是社會的一分子,不等於就要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每一分子都有其特的角色和功能,傳媒是反映,不是教導,等於籃球當羽毛球打,羽毛球當籃球打,可以不可以呢?

也不是不可以的,不過就好奇怪,好可笑,好荒謬,嚴重起來,還可能扭傷手腕,什麼也有其特性的,為什麼張冠李戴,不三不四呢。

 

質詢有關傳媒是社會的一分子,要負起教導市民的作用(2)

 

傳媒一與教導掛鉤就非常危險,意味著政府有干預和監察,一方面就變成政府統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市民還有價值可言嗎?同時傳媒處處受到制衡,阻止了發展空間,市民亦得的資訊與娛樂也有所限制,最後傳媒盈利下跌,有倒閉危機,連鎖效應,影響經濟,市民的生活不是受到直接或簡接的影響嗎?

 

質詢有關電視也有製作警訊,清潔香港…的節目……那麼傳媒不是已有教導的作用嗎?

 

正方同學必須搞清楚製作那些節目是政府,不是電視,電視只是為了利益而播映的,換言之,傳媒不是為教導而教導,只是為了利益而教導,請留意,大前提是利益,不是教導….如果電視只是播這些節目,不是限制了市民的選擇嗎?他們的生活還有生趣可言嗎?

 

 

監察…..質詢(1)

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即政府監察,要是愈監察傳媒,市民得不到他們想知的,反抗力就愈大,愈神秘,愈想知,愈抑制,愈想做,屆時社會的問題與罪惡更多。

 

監察….質詢(2)

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即政府有監察,監察是很難有一個標準,很難為教導定一界線,傳媒不是傷害他人的身體,財產和生命,,還要負什麼教導的作用呢?這只有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何不把人力,物力和時間用於學校建設,社會福利,文娛康樂呢,這不是才真真正正的教導市民嗎?何必要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如果是這樣的話,只有吃力而又失敗,無問題都變有問題….

 

加強我方認為市民是有分析力,判斷力,理解力的說法….

 

正方同學可在這個辯論會上,義正詞嚴,疾言厲色指出傳媒的不是處,不是說明正方同學不是不受傳媒牽著走嗎?這不是證明了我方同學所說人是有分析力,判斷力,理解力的說法….嗎。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只是做與不做而已。

 

 

質問對方其他問題

 

傳媒如不教導的話,,傳媒要負什麼的責任,是否有懲罰,如是懲罰,又是什麼懲罰呢?坐監,罰款,扣分停刊,……正方同學真的認為可行嗎?如果不是可行的話,為什麼還要傳媒教導市民呢?

 

 

質問對方其他問題

傳媒要負起教導市民作用的話,正方同學是否低估了政府,學校,老師,社工,社會傳統固有道德觀念的力量?

 

 

回應對方同學的其他問題

 

如果市民是不愛收聽收看的話, 傳播媒介為為了盈利的關係,也不會報道有關內容,製作有關節目, 傳播媒介又怎會想自己關門大吉的呢?市民是有判斷力,分析力,理解力的,因為從政府的宣傳,學校老師的教誨,家庭父母的指引,機構社工的協助,書本的智慧市民有足夠的能力抗衝,過濾和接收。就如傳播媒介反映有關同性戀的題材,市民不是同性戀傾向的話,他們會模仿嗎?可是我們能夠說傳同性戀意識不良嗎?它不是的而且確存在於社會嗎?傳播媒介只是反映社會的真像。

 

回應對方同學的其他問題

 

教導是教育和引導,凡是教育和引導,即是要把對方,引領在一個既定的範疇,傳媒只是反映,把事實的真相反映出來,配合市場的要求,大眾的口味,以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從而達到營利的目標。

 

 

有關不良刊物的質詢

 

色情刊物,暴力漫畫,以個人經驗說之,從而拉到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