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旺角鬧市地底竟埋藏了千年古物。渠務署工人昨日在俗稱「女人街」的通菜街一個渠務工程地盤路坑中,以機器挖掘時,意外在約兩米深處掘出4件滿佈沙泥、狀似痰罐的器皿,欲當廢物丟掉,幸3名路過的食環署職員「獨具慧眼」,看出可能是歷史文物,報警及通知古物古蹟辦事處(下稱古蹟處)。據初步鑑證,器皿全屬東漢(公元25年至220年)晚期至晉初的「平底陶罐」,料為陪葬品,距今約有1700年歷史。
古蹟處發言人說,4個陶罐中(大小不一),其中3個各有一道或二道弦紋,最小的一個為素面,最大的有青釉,初步相信屬陪葬品,但周圍沒有同時掘出其他類型文物或人骨。有學者說,古時的旺角因風水佳,曾作墓地用途(見另稿)。而昨日發現古物位置亦與位於深水鶞漣齙G屋古墓屬差不多年代,位置相隔不遠。
鑑證後或存文物中心供參觀
4個陶罐同為棕色,大的像古代酒酲,口徑分別為13.4、11.6、7.4及7.2厘米。陶罐挖出後完整無缺,滿佈沙泥。古蹟處會為陶罐作進一部鑑證,並考慮存放在稍後落成的文物資源中心,供市民觀賞。
現場通菜街與豉油街交界的渠務署西九龍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地盤,掘有一個長8米、闊2米、深2米的路坑。工人昨在坑壁圍板及石屎之間的泥層發現文物。
古蹟處人員到場視察後,發現坑內滿佈地下食水管、污水渠及石屎樁柱,餘下泥層不多,相信再發現文物機會不大,故讓工程繼續進行。
工人當垃圾 食環職員報警
昨早8時43分,姓朱工人開工不久,用挖泥機在坑底挖了十多斗泥後,突然在一斗泥中發現3個陶罐,後在另一斗泥中再發現另一陶罐。朱親手用泥剷將它們剷起,放在膠桶內。朱當時不知陶罐來歷,以為是垃圾。
此時,剛巧3名食環署職員路經,目睹陶罐後向朱笑言﹕「好謘T」阻止工人將陶罐丟掉,並分頭報警及通知古蹟處。3名古蹟處人員到場,即茪u人用泥剷在坑內再挖泥數分鐘,並用梯子走下坑內視察,證實無其他文物後,帶走陶罐檢驗。
富得拍賣行有限公司拍賣師胡先生相信,漢朝的「陶罐」可能只是由中國被輾轉帶來本港,直至40年代戰時再被埋在地下。他說,豉油街一帶以往都是一些富戶住宅,不排除當時的人在打仗前將陶器埋在後花園,至今才被挖掘出來。
拍賣行︰光禿禿不值錢
胡稱,漢朝陶器一般有綠色塗膜,或有花紋,但昨日「出土」的「陶罐」看來光禿禿的,形態欠美感,相信不是具市場價值的陪葬品,只是平民載水或載食物的器皿,也幾乎沒有拍賣價值。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及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亦指出,本港市場偏好明清瓷器,一般只有紐約或西歐市場對漢朝陶器較有興趣,拍賣競投價錢由數百至數萬美元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