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動 - 青少年足球訓練計劃

足球起源:
根據國際足球協會承認,足球是源自中國古代的一項運動項目─「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內用毛塞緊,外層是一層皮革。蹴鞠,就是用腳去踢球。


現今足球已有明文的品質及規格:
1. 圓形;
2. 用皮革或其它合適質料製成;
3. 氣壓約8.5磅-15.6磅;
4. 圓周不得超過28吋(5號足球)及
5. 不得少於27吋。

 

球員裝備 及 出場須知

1) 球員必須穿?球衣或運動衫;
2) 球員必須穿?短褲;(守門員除外)
3) 球員必須穿襪作賽;(長、短均可)
4) 球員只可穿膠做平底布/波鞋作賽;
5) 球員不得穿戴任何對其他球員構成傷害的物品作賽;
6) 球員不可配戴任何眼鏡或護目鏡作賽。(隱形眼鏡除外)

 

界外球

何謂界外球:
1) 當整個皮球在地面上或空中越過邊線;
2) 在皮球越過邊線之處擲出;
3) 由最後觸球球員之對方擲出。

擲界外球程序:
1) 面向球場;
2) 雙腳部份必須站在邊線上或邊線外的地面上;
3) 用雙手擲出;
4) 將皮球從後腦位置經頭頂擲入球場。


*擲界外球的球員在皮球未經其他球員觸及前,不得再觸球
*擲界外球是不可直接取得入球

 

自由球

自由球分為直接自由球及簡接自由球;
* 無論直接或簡接自由球,踢出前皮球必須在地上不動。
* 主踢者在其他球員觸及皮球前不得再次觸球。

直接自由球:
1) 假如直接射進犯規一方的龍門時 --- 判入球
2) 假如直接射進己方龍門時 --- 判對方角球
* 如在禁區內任何位置判罰直接自由球,都會成為12碼球。

簡接自由球:
1) 假如直接射對方的龍門時 --- 判對方龍門球
2) 假如直接射進己方龍門時 --- 判對方角球
*為顯示簡接自由球,球証將手臂高舉過頭為訊號;直至其他球員觸球或皮球越出球場範圍為止。

 

犯規/罰則

黃牌警告的犯規:
1) 欠缺體育精神行為;
2) 用言語或行動表示不滿;
3) 屢次觸犯比賽規則;
4) 阻延重新開始比賽;
5) 開角球或自由球時未能遵守規定離球10碼(9.15米);
6) 未得球証許可擅自進入球場範圍;
7) 未得球証許可故意離開球場範圍。

 

犯規/罰則

紅牌離場的犯規:
1) 嚴重犯規;
2) 兇暴行為;
3) 向對方球員或其他人吐口水;
4) 故意手球破壞對方一個入球或明顯入球機會(守門員不適用);
5) 當球員被對方侵犯而被破壞明顯入球機會,因而需要判罰直接自由球或12碼;
6) 使用攻擊性、侮辱性式唾罵性的言語或動作;
7) 在同一賽事中被黃牌警告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