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思高神父短史

 

     聖若望鮑思高神父於一八一五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離意大利社林城約十六英哩的小鎮碧基。

在鮑思高神父兩歲時,他的母親瑪加利大就做了寡婦,要撫養三個孩子:安多尼,若瑟和若望。

      若望家境雖然清貧但他從小就勸奮好學。五歲時,他便開始召集同伴們,教他們要理。

那時候,若望已立志做司鐸,準備一輩子獻給孩子們。

     若望讀小學、中學及大學的時候是相當艱苦的,他一直靠做工作才能完成學業。

在這期間,他曾做鐵工,修鞋匠,木工。他從工作中學到的工藝,對他日後創辦工藝學校有很大的幫助。

     一八三五年十月廿五日,鮑思高神父進了基愛里城的大修院。一八四一年六月五日,

                                                                              總主教法蘭索尼祝聖若望鮑思高為天主的司鐸。

      鮑思高神父在杜林城神學院攻讀的時候,目睹許多青年,捲在城市生活的罪惡危機裡,

青年人沒有人照顧,也沒有康樂活動;尤其是缺乏道德生活的輔導。

鮑思高神父開始接觸那些青年,邀請他們參加主日聚會,舉行祭禮,一起遊戲,一起唱歌。

一八四六年的復活節,鮑思高神父帶領他的男孩們,遷入杜林城的華道角區,建立了他們安定的家。

這小小的家,在今天已發展成一顆大樹----慈幼會的總部。接下來的幾年功夫,鮑思高神父在杜林城又開辦了幾座青年中心,

專供青年的精神需求及康樂活動。後來,又辦了一所寄宿學校。

       一八五三年,他在修會的場地上開設工場。冉加上學術性的課程,

這樣,鮑思高神父便創辦了他的第一所工藝學校。一八五九年,鮑思高神父創立慈幼會,

這樣他的事業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今天,慈幼會的事業幾乎遍及全球各國。

      一八八八年一月卅一日,鮑思高神父魂歸天國,一代偉人,就此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