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青特色

 

                      慈青生命的特色

1. 多類形的青年小組

      凡是青年人喜歡的,均可成為建立小組團體的原因:

各類形的運動、電影欣賞、參觀、旅行、文化興趣、藝術、

關注社會事務、宗徒工作、……等,

唯一要遵守的,是他們要符合慈幼青年靈修、以及與其他慈青小組保持聯繫。

      每一小組按其步伐漫向成為良好公民、良好基督徒。

2. 有慈幼領袖小組

      徹底生活基督徒及慈幼青年身份的青年,成為小組的領袖:

他們策勵各成員,好能更活出福音精神;他們明顯及有意識地向其他人提出慈幼會的邀請,

去活成一個良好公民、良好基督徒。

3. 慶典與聚會

      構成慈幼氛圍的重要元素:慶典的意識、歡笑及喜樂。

      青年人在共處及分享個人經驗中追尋這種喜樂;

在會省及跨會省的共處與慶典中,慈幼青年運動正自我程現;青年人的喜樂,

就在每日的任務及生命中展現出來。

4. 團體經驗的進程

       建立友誼:慈幼青年靈修亦在青年間、甚至青年與成人間產生友誼;

這種友誼的經驗,導致一種意願去選擇與鮑思高神父生活在一起;與年青人共步,

會保證華道角慶禮院的特色,亦會使人喜愛青年所喜愛的,為使青年人喜愛我們所珍視的價值。

5. 慈幼生命的根源

      慈幼精神發源地:慈青會在鮑思高崗、摩爾尼斯、及華道角等地,有歸家的感覺,

因為在這地方,他們會找著鮑思高神父、瑪沙利羅及其他青年成聖的邀請。

即是之固,這些慈幼地方為今日青年標誌著一份生活的訊息。到這些地方『朝聖』,

能有助青年掌握基督徒的價值。各地應為慈青創立靈修聚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