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污染

其實,大多數海洋生物並沒有生活在大洋中,也不是居住在海底深處。相反,牠們基本上都生息於淺水的沿岸區域,活動在靠近海面的地方,被稱為浮游植物的單細胞植物把陽光轉化為適當形式的能量,並構成了海洋食物鏈的基座,另一方面,浮游植物能夠在光合作用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並釋放出大量的氧氣,從而協助維持了大氣中二氧化碳與氧的平衡。

1. 漏油對環境的影響

石油從船側出來以後,開始向著沿海擴散,部份石油會蒸發。石油中的一些成分蒸發出去從,它變得更加黏稠。受到波浪的攪動,這種黏稠的石油娭笮一種水油性混合乳劑,稱為乳脂凍。一些脂凍被海水沖到岸上,另一些則沉入海底,以後,海面上的乳脂凍分裂為烤餅大小的一塊塊,再分裂成焦油球。

有些海鳥在表面有浮油的海水上降落或在水中游泳時弄得滿身油污,另一些則是在石油被沖到岸上從弄髒的。油污破壞了鳥類的保暖功能,所以身上沾上石油的鳥類會迅速被凍死。

海洋哺乳動物也是漏油的早期受害者之一,其中特別容易受危害的是海獺。和其他動物不同的是,海獺沒有自我保護的脂肪層,牠們只靠身上的皮毛中的空氣保暖。而黏在身上的石油使皮毛不能發揮保護的攻效,就是這樣活活的被凍死了。

漏油的後遣症就是破壞了食物鏈。石油殺死了靠近食物鏈底部的浮游動物,一些動物和魚苗等幼魚是以浮生物為食的,浮游動物減少,許多魚苗被餓死,能夠活到成熟期的成熟魚也就減少了,這樣,以魚苗及這些成熟魚為生的更大型捕食者的食物缺乏,數量亦隨之下降。與此同時,海洋哺乳動物的數目也將減少。

魚類和貝類也是漏油的受害者。一些魚類和貝類會因油中毒而立即死亡;而另一些雖然活下來,但牠們的肉已變得有毒,其他的動物吃了這些肉就會中毒。石油還會沉入海壯,殺死鮭的卵和螃蟹的幼蟲,以及其他動物卵和幼蟲。

2. 濕地

淡水濕地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沼澤地,每年都有若干時間是乾燥的,其他時間則是潮濕的;沼澤地上通常長有一些樹木,如落羽杉、大紫樹、櫟樹、赤楊和柳樹等。沼澤地潮濕時,這些樹木多處於休眠狀態。濕地的第二種類型被稱為沼澤,終年潮濕,多半沒有樹木而只有青草、香蒲、燈心草、睡蓮及類似植物。泥塘是淡水濕地的第三種類型,通常沒有積水,或者只有很淺的可見水層,不過土壤鬆軟多孔呈海綿狀,濕潤而飽含水份;地表由一種植物泥炭蘚覆蓋著,這種植物可以當作泥炭收集起來,用作肥料或者燃料。

濕地為野生生物和整個環境提供了必需的生態學資源。它是許多魚類、貝類、兩棲動物、雁鴨、哺乳動物和無數其他動物的繁殖區。上述動物中的許多種,以及許多不同種類的植物,都以它作為長期居留地。要是沒有了這些濕地,很多鳴禽和水鳥就無法生存。 但是,濕地在自然界中擔當的可遠不止繁殖場和棲息地這兩個角色。它還可以儲存大量淡水,既能防止洪水泛濫,又能在旱季保持較高的地下水位。它又可以濾掉污染物質,起著天然濾水器的作用。

3. 紅樹林植物的生長環境

紅樹林又有「潮汐林」的別稱。漲潮時,海水侵入河口區域,淹沒紅樹林的生育地,紅樹林的樹身下半部都泡在水中,只露出上半部,看起來像是長在水面上的森林。

在海水退潮之後,河流下游至出海口間,會露出泥質或沙質的灘地,這片被稱為「潮間帶」的地區,由於泥沙不斷堆積,而形成河口三角洲、潟湖等地形。這裡的環境泥濘而潮溼,紅樹林植物選擇黏質度高的泥質灘地著根生長,而鬆散的沙質灘地無法使紅樹林定根並支持樹身,所以在沙灘環境是看不見紅樹林植物的。

紅樹林中有數目眾多的不同生物,來到紅樹林,能夠同時一起賞樹、賞鳥又可觀望螃蟹,每天潮起潮落,各種小傢伙跟著自然的節奏活動、覓食,也完成終身大事。也許紅樹林對沿海漁產的直接貢獻還有待更多的研究辨證,但許多在紅樹林中的生物間,早就建立了自然循環依存的關係。由上游流下的有機質碎屑及植物供給不虞匱乏的食物來源給螃蟹、魚貝類,其他不同體型的猛禽類及肉食性螃蟹等捕食其他動物,最後,所有的生物屍體殘骸及排泄物等再次循環分解,又回歸為整個地區的基本有機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態體系,我們可以親眼見到緊密的食物鏈關係,以及能量轉換傳遞等過程。

紅樹林沼澤及所有的溼地沼澤所具有的繁複生命體系,是地球上相當重要的物質循環區域,也是我們人類活生生的自然觀察教室。不過遺憾的是,這裡同時也是面臨極大的破壞壓力,在人類的都會開發及各類型工商業活動中,經常有意或無意地忽視對原有環境的破壞及影響,除了直接面臨開發命運外,河川及海岸的污染也直接衝擊這些地區。

4. 熱帶雨林的重要

熱帶雨林的生物資源極為豐富,儘管只佔地面的7%左右,但它們卻大概容納了地球上現存物種的50%至90%。在地球上生長的樹木中,約在半數樹種可以在熱帶雨林中發現。

在熱帶雨林裡,有許多生物從來沒有接觸過地面,熱帶雨林的頂部叫樹冠,由高大喬木及其他植物的葉子,花、和果實構成。在這裡生活的附生植物,即寄生在別的植物上而不是在地面的植物,它們型成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小型生態系統。

熱帶雨林中高大的樹木被稱為露頭樹,它們刺穿了樹冠層的頂。在雨林的最底部,生活著低矮植物、昆蟲、野豬等野獸。 熱帶雨林保存了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物種,許多現代藥物的出現應該多謝熱帶雨林,那是我們許多食物的最原始來源。

熱帶雨林的作用不只這些,雨林中數龐大的植物進光合作用時要吸取大量二氧化碳,釋出大量氧氣。這就使我們擺脫了會造成溫室效應,使地球溫度過高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威脅。如果 沒有那麼多的熱雨林來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將上升,從而導致全球變暖的現象。 熱帶雨林對維持區域性的水循環以及防止壤侵蝕也作出了重大的頁獻。

雨林把水保存在土壤裡;而在旱季,這些水被慢慢釋放到溪流中使溪流不會枯竭,防止了洪水旱乾和結的發生。 熱帶雨林經歷了幾億年的時間,在今天卻潛伏毀的危機,人類的毀滅森林的速度遠比自然的速度快得多,而且大得多。因為我們對紙及生活空間的需求不斷增加,所以熱帶雨林的面積變得細小,而且更加罕有。在一星期內,一個像盧森堡面積(2400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因為製造各種的產品,如廁紙而消失了。這樣,在那裡生活的動物便縮減了牠們的生活空間和威脅著牠們的生命。

當熱帶雨林被轍底消滅的時候,便會釋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令到地球的大氣層加熱,導致氣候的轉變。以及現在熱帶雨林的消失速度,令世界放出二化碳的釋出量加了20%,所以保護熱帶雨林是相當重要的。

回上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