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說文攻略

論說文的目的只有一個-------說服你的讀者!!!

  通常一個題目上有「論」、「說」、「談」等,多半屬於論說文;比較「老土」一點的論說文題目,則可能另有帶「解」、「釋」、「辨」、「評」、「考」、「喻」、「駁」等字。

一、議論文和說明文的比較:

論說文

類別

議論文

說明文

定義

發揮自己的主題,批評別人的意見,以說服別人為目的的一類文章。

解釋事物,說明意義,使人得到事理或物象的知識的一類文章。

特色

多主觀的判斷

多客觀的描述

由作者提出證據或理由來,使讀者相信某一事理的真確。

由作者作詳盡的說明,使讀者了解某一事理的意義。

目的

說服別人

使人得到事理或物象的知識

原則

作者完全顯示自己的見解,希望得到別人的信從。

只是依照實際情形陳述出來,不必加上自己的意見。

 

1.              議論為了使人信服,須提出相對比較客觀的證據和理由。

2.      在說服的過程中,必須「說明」事理或物象的知識,使人了解。

1.      世間沒有完全客觀的說明。

2.      「說明」或多或少會涉及到「議論」和「說服」。

3.      所謂「知識」,往往是「議論」的結果。

如何審題

 

單項式題目

狹義: 題目的重點已明確規定,eg《漢字的結構》

廣義: 題目沒有明白指示重點偏向,作者必須自行選擇重點

     ,eg《六國論》

兩項式題目

對立關係:兩項的意義亙相排斥,不能並存

並立關係:題目中的兩項相輔相成,e.g.《敬業與樂業》

多項式題目

指題目中含有的事物為三項或三項以上,eg「泛論禮義廉恥」

 

「硬性」和「軟性」

辯論的

題目直截了當,主張直接明確,申論激烈堅決,語氣強硬果斷,說服的方式咄咄逼人,少有轉圜迂迴的餘地,說一不二。

勸誘的

「重在析理」,以析理、辯證為目的,一般多舉例子。

抒評的

「手段」比較「溫和」,字裡行間充滿了抒情的味道,使人在「感動」之餘,自動接受其意見。

反諷的

用嬉笑怒罵的手段去闡明道理,較少見於會考,需要同學有極高的文字表達技巧。

 

開頭的方法

 

1) 設問法:以問答式開頭,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與最樂》

 

2) 直接進入:開門見山進入文章主題,避免混淆。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六國論》


3) 反駁別人論點:


「常聽見人說,讀了<<老殘遊記>>去遊大明湖,一定會感到失望或幻滅……照我看,大明湖也許變了,變的可並不多。」===《我看大明湖》

4) 用典:利用諺語或古今中外名人嘉言,引出主題。

 


修辭

 

如何使文句「強而有力」?

 

1) 反問 / 設問:用疑問的口氣、質問的口吻,使說話的語氣更有力量。

2) 用典:引用名言、成語、寓言、格言,作為立論的依據,加強說服的力量。

3) 重覆:相同的詞句連續使用,增強語氣,以提醒讀者。

4) 排比:相同的句型和用字,來論述同一性質的事,造成強勁有力的氣勢。

5) 對比:同一種觀念或事物,用正反兩面加以論述,或是兩種相反的觀念或事物做比較,

                以發揮自己的論點。

  6) 喻:使抽象的感情,情景更具體的表現出來,可藉某種事物來作譬喻。

  7) 誇張:把要論述的人/事的特點,加以誇大或縮小渲染。

  8) 點列:把論述的要點按序說出,使文句井然有序,多用於「提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