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上海
暑假到了上海一個月﹐ 本該以學習為本﹐卻變成吃喝玩樂﹐ 畢竟都是情色的都市
人﹐要完全的韜光養晦實在有一定難度。
最初大家也怕“先洗未來錢”﹐雖心野﹐亦能堅持省吃儉用的原則 --- 上館子前必
細閱菜單﹐猶恐失去預算。由於宿處距離市中心頗遠﹐每次出外都要步行近一小時才
抵達公車站﹐平常穿高跟鞋的女士當然視此為畏途﹐就算幾個於征戰的鐵漢也氣喘
如牛。“辛苦嗎﹖”“一點點﹐但也無辨法嘛。正所謂‘人窮便志短’(南音腔)﹐
而且一大班朋友一起﹐大家說說笑笑﹐ 不一會就到啦﹗”
如此這般﹐過了一星期﹐正當大家不約而同地讚揚自己精於理財之際﹐部分朋友開始按捺
不住了。
“喂﹐ 天天如是﹐悶死人了”“還有﹐不知道你們看不看見﹐ 有好幾次我們在餐廳
門外看菜牌時﹐那些上海人的白眼﹖好像我們是吃霸王餐的港燦。”“說的也是﹐橫 豎我們
還有點錢﹐不要再被人看扁了。”他們個個看似言之成理﹐慣做牆頭草的我當然是
西瓜靠大邊啦﹗
“贊成﹐一於搞個美食團”結果我無端成了團長。
此後﹐菜館資搜集竟成我每天唯一的要務﹗作為一個老饕﹐自是樂此不疲。剛任
“美食掌門人”期間﹐心中尚存顧忌 --- 錢不是沒有﹐但還是不要一下子把它花光
吧。先從便宜的、但 又有名的菜式入手。“四喜夫﹖”“什來的﹖”“本幫菜色﹖
那要多少﹖”“只是十塊﹖就要這個。”“乞兒雞﹐好像略有所聞。”“是名菜來
的。”但是要五十多元呢。”“那 我們只要一只便夠了”“你們不夠吃的”
“沒關係﹐我們只是試試罷”“放心。我說過不超過二十元﹐就 一定不超的。”說
時遲﹐那時快﹐當我一放下計算機時﹐ 正好就看到女侍們的一實白眼。不過由於我
們剛剛了貧窮線﹐所以無論那些所謂名菜如何不合口胃﹐那些女侍的態度如何差﹐
我們仍吃得十分高興。從那天起﹐ 我們也不再步行了﹐改乘計程車。
要吃海上鮮﹐莫惜腰間 錢。我們漸漸明白這話的真義。真是悔不當初﹐為何 我們當初
不信侍應的推介呢﹖害大家錯過了那多好菜﹗ “也是﹗那個宋嫂魚湯不過八十元罷。
在香港吃這道菜至少要多一倍價錢﹗”“不要說那多﹐想想吃什甜品吧﹗要圓子還
是拔絲蘋果﹖”“兩樣我也喜歡。”“那就全部都要好了。小姐﹐麻煩你了。”“沒關係”小姐終於露
出陽光般微笑。
"要不要看看價錢呀﹖我們已點了很多東西了。”
“怕什麼﹖反正也比香港便宜得多。”
世界真的美好﹐如果你有錢的話。
結果,在旅程最後一個星期內﹐我們只能以廉價水餃和麵條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