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與眼前人》
作者:
學校:
Q別傳
班級:
心.情
日期:
2005-08-25
 
 
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孩,耳邊一陣含糊不清的笑聲把他弄醒,要他睜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看看這個眼前人。他看見一個陌生的笑臉,感覺自己被環抱在一雙擁有結實肌肉的臂彎內。一會兒,他心中的陌生感全然消去,再度安然入睡。他的名字是「阿Q」。

三歲,阿Q記下了一句由幾個字組成的語句,就是那句「紅橙黃綠青藍紫」。這天,他與那個眼前人在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踢著一個紅綠色的西瓜球。知道了顏色的存在,他好奇地問這位個子高高的眼前人:「為甚麼你總是黑黑的?你看我多麼白

五歲,阿Q臉上泛出一點點的自嗚得意,嘻皮笑臉地向這位眼前人問道:「你矮了耶!」

六歲,阿Q在小學裡弄懂了一個生詞「職業」
「你的職業是甚麼?」他主動地問著站在他跟前的眼前人。
「是建築工人。」眼前人答道。
「會黑黑的麼?手臂會厚厚的麼?那不是很帥嗎?」眼前人看似有氣無力再去應付他興高采烈的天真與無邪

那年,他在小學裡頭寫了一篇《我的志願:建築工人》。老師疑惑地問著原因,他在班裡站起來說:「我要成為一個帥帥的,黑黑的,手臂粗粗的那個他。」挺起胸膛的他彷彿透出了一絲絲無比的自滿與自信,儘管同學們的笑聲此起彼落,他自信依然地坐回位子上。

光陰似箭,他逐漸地長大。阿Q疑望著眼前人,當日黑實壯健的他壯健不再:只見他身上堅實的肌肉開始變得鬆弛起來;只見他身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疤痕;只聽出他工作回來後的聲音變得沙啞;只見他面容上的皺紋隨著歲月的流逝為他增添了幾分的「成熟」

看見眼前人工作日子越來越少,阿Q的好奇心再次驅使著他不知那裡來的求知慾。
「好了,你變得清閒了耶,升職了麼?」他主動地問著站在他跟前的眼前人。眼前人再一次保持著他的沈默
這就是阿Q天真無邪的童年。
 
社會做事的「入場卷」:能力與學歷之卷
作者:
學校:
論教道
日期:
2005-07-25
 
 
社會做事的「入場卷」:能力與學歷之卷

現今高等教育的制度主要建基於「自我評審資格」,輔以第三者的監察教資會作質量的保證。初期,香港學術評審局主要的職務是評審學位課程。隨著香港各大院校亦獲得自我評審資格,大學本身充當了評審者的角色。作為監察的最後一面防線,教資會將其定位為「教與學」過程的監察院,從而放棄了對畢業生能力的劃一量度。其理據如下:

. 各院校各課程新生的質素不一,難以劃一量度;
. 各院校可供運用的資源是受政府的資源分配政策所限制,各校資源既不一,劃一的量度顯然不公;
. 各院校為求達到定下的「劃一量度」標準,可能令其本末倒置,扭曲了教育的意義。

換句話說,教與學過程中為學生所得的「增值效果」才是其監察角色所在。那麼,我會問道:學歷制度的建立為的是甚麼呢?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增值,這倒是沒錯;然而,學歷制度的確立為的是給予社會在那人才篩選與確認作業的方便之門。

如今,從教資會的觀點來看,明顯地,甲校畢業生與乙校持相同程度的畢業生在能力上已經有著「主觀性」的差距。不論民間看法如何,官方的這一點「主觀性」不就是意味著學歷制度的崩塌?

在那財政緊縮下,大學亦自身難顧,不得不轉型為「販賣學位」的商人。看看今天的報章,各式各樣的學士學位課程的廣告亦隨處可見,任君選擇。這不是好比古時腐敗貪污的「買位高中」行徑的沒有兩樣,難度「有錢有學位的時代」這現世不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嗎?

隨之而來的惡果: 是那大學生能力的每況愈下,下榻引起了社會上的迴響,迴響此起彼落:落葉歸根只是一群群的瞎子對學位的錯愛,錯愛卻被那慾謀暴利的商人愚論化為進入社會做事的「入場卷」。

也許,也許那小學生沒有成為瞎子,
好比那白色的珊瑚。
也許,也許是那新人類的進化論,
好比那落日餘暉的美。
也許,也許追求的是那名與利,
好比那孤海埋葬的油田。

……
也許,也許只有成為大學生最美 ……
 
解讀數字的慌言「Figures don't lie, but liars figure.
作者:
學校:
抽象世界
日期:
2005-07-17
 
 
抽象篇 - 解讀數字的慌言「Figures don’t lie, but liars figure.

或許為數不少的我們小時候曾這樣疑惑:數字是甚麼來的? 在不知就裡的情況下,我們面對了加減乘除與令人津津樂道的方程式。不知不覺間,到了那一個年紀,我們被責罵著那答案遺忘了的單位。又到了那一個年紀,我們知道了單位在方程式上的刪減運算過程。到了最後,單位的重要性終於刻晝在我們腦袋的深處:遺漏了單位的數字從根本上就沒有意義的存在。一點也不差,數字本身就是虛無飄渺的抽象概念。

廣告片上,屈臣氏某牌子某貨品給短片中消費者言論來比較來特顯出貨品價格的低廉。短片完結前輔以最低價保證的宣傳口號。最近看報,真光女書院的學生們就屈臣氏的最低價保證作出了解。原來最低價保證只限於某些獨市代理的品牌商品。在商言商,廣告片存在對消費者某程度的誤導性是無可奈何的,亦不是這篇文章的主角。然而,學生們舉出了一個解讀數字意義的方法: 那就是對數字來源的遊戲規章標準的分析與比較。

對於現今的香港人,資訊的掌握可謂謀生的本錢之一。工事繁多的緊湊生活下,香港人唯有利用僅存的時間與秒針競賽。十之八九的資訊存有或多或少數字,可憐的是人們往往對數字背後的標準不加斟酌就吞嚥下去。狼吞虎嚥的結果當然是腸胃不適,自己來把自己津津有味的給誤導一番。

某小學某君的成績表列著這樣的成績:中國語文﹝A﹞、英語﹝A﹞、數學﹝A……;另一位扣門的學生的成績是這樣的:中國語文﹝C﹞、英語﹝C﹞、數學﹝C……剩下了一個位子了,怎麼辦呢?負責收生的中學老師亳不猶豫地收下那位尖子。老師卻沒有看清楚這名尖子學生就讀的學校名稱:ABC智障孩童學校。

母語教學實行了,會考成績統計出來了,成績進步了,李局長喜極地向公眾發表:母語教學成功了!公眾信服了,成年人為他們的孩子所取得的佳績感到驕傲,為李局長的英名領導歡呼吶喊!

有誰會介懷那考試方法的變更?
有誰會介懷那張試卷深淺度的調整?
有誰會介懷那改卷員對改卷手則的遵行?
……
曾幾何時,失業率的計算方法給變更了,多樣化的進修課程推出了,失業率應聲下跌,下跌的失業率數字又告訴了我們甚麼呢?
……
結果成了事實,事實成了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話題成了歷史……

沒帶點含蓄 你一絲不掛。
審美的國度 衣裳為你誇。
你十個樣式 老少明白呱。
隱藏的角色鳥兒落水啦!

事實上,數字從不說慌,慌話存於人們心中:你, 還是妳會用哪一把解讀的鑰匙去擁抱抽象的數字世界呢?
~~~~~ The End of “Figures don't lie, but liars figure.” ~~~~~
 
<<尊師>>
作者:
班級:
F.5 leaver
日期:
2005-07-07
 
 
中國自古以來, 尊師是牢不可破的. 封建思想下的產物下, 人們的思想就像貨品一樣, 一式一樣的被包裝起來. 我們很多人都盲目了. 尊重發自內心, 為何要觀其身份, 均其權勢? 若這樣, 不就是與"刷鞋"二字無異嗎? 所尊者, 應該是人的品行修養. 試問世上又有多少老師真的存有教學導人之心地盡其本份呢? 有多少老師視學生如己出的沒有兩樣呢? 有多少老師能夠令我們從心底裡敬重的呢?

, 還是妳一生中又遇到幾個良師呢?

, 花盛月圓再回友,
, 黃鶴重去萬民欽.
, 人生良師幾回有?
, 黃士浩浩尋綠蔭.

望聞問切, 既醫師之本, 亦教師之本也......

若你, 還是妳曾經遇見良師, 授教了, 請不要遲疑, 說一聲:
***
老師, 真的謝謝你!***
 
?
<<定律>>
作者:
班級:
F.5 leaver
日期:
2005-06-02
 
 
?
?
噹啷, 噹啷……” 一位男孩子匆忙走過來, 拿起了電話聽筒. 說罷, 他手忙腳亂地拿過了紙筆. 他在紙上戰戰兢兢地寫上了一個彎彎曲曲的名字, 一個電話號碼, 之後還有一個公司名字. 他好不容易地記起了要詢問公司地址. 就這樣, 他完成了他的第一次面試約見.

面試約見, 每一位都曾經歷過的珍貴回憶. 公司地址, 一個每位聰穎孩子亦懂得問的問題. 想起來, 僱主僱員不就是自由市場下的平等交易, 那麼為何在大家的腦海裡, 面試總要在僱主一方的公司裡進行呢? 因為, 這就是定律!

早前, 看了一篇文章: 一位電視主持訪問某著名公司總裁. 主持忽發奇想, 隨意在白板上畫了一個 ”O”. 然後問總裁知道這是甚麼東西麼, 總裁一臉汒然地望著身旁的經理, 經理望著助手, 助手反望著總裁, 你眼望我眼, 六目交投, 總裁亦只有說道不是原定問題, 拒絕回答”.

這位主持又到了一所大學問著同一個問題, 一陣沈寂過後, 這次的答案是這個題目太淺易, 不要再耍玩笑吧.”

他又到了一所中學. 今次的答案呢? 是阿拉伯數目字零.

最後, 他到了一所小學. 答案包羅萬象, 有阿拉伯數目字零, 有英文字母O, 有太陽, 有月亮……

氧氣, 我們就在小學課堂裡知道關於氧氣的一切. 眾所周知, 它是生物不可或缺的, 對人體有益無害的氣體.

就這樣, 我們的知識一點一滴累積起來. 就這樣, 定律就寄住在人的心底裡.

若你亦是相信氧氣是無害的那一群, , 還是妳, 心中就給定律寄住了. 其實氧氣是有毒的, 在呼吸過程中, 它釋放了一種名為Free radicals, 累積在身體中, 從而破壞了體細包組織, 這就是衰老. 我們常吃蔬果, 不僅是為了營養的吸取, 更是為了能吸取了能抵禦Free radicals的抗氧化物. 若身處在高濃度的氧氣中, 身處者甚至會在數天內死亡.

當然, 今天不是化學課. 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中, 我們實在與太多的定律為伍. 只要你平日細心觀察, 以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定律成了細菌一般, 寄住在人們的心中. 隨著時間的流逝, 他們亦以倍數增長, 患者的症狀包括判斷力下降, 神志不清, 缺乏以意創造等等……

對於這全港患者人數最多的疾病, 香港醫療界暫時未有醫治良方, 只能呼籲市民: 不要恐慌, 要多觀察, 多思考, 多見證, ……
 
學識德行兩難全?
作者:
班級:
F.5 leaver
日期:
2005-05-28
 
 
今年回考實難忘, 試場一出滿粗言, 是我走運, 還是大勢所趨? 縱然香江人才出, 只恐星輝不復再:

古來封建禮為首, 學士筆下來比拚.
黃土浩瀚出聖賢, 禮賢雅士數不清.
今下百家識為先, 手舞舌劍唯垂青.
香江才子齊賞花, 不聞花香只重色.
 
會考大眾記憶
作者:
班級:
F.5 leaver
日期:
2005-06-04
 
 
汗水 濃郁氣味
喚醒了那牢牢的憶記
昨天 是苦瓜的
味道在口腔中累積

太陽 迎接蚊蠅
小時過後是紅腫痕跡
汗水 是漉漉的
爬行令衣衫濕瀝瀝
(...
自修室外, 排隊苦況)

背心 冰涼冷清
分鐘間熱氣隨即上升
汗水 被遺忘的
剎那間夢魘戰兢兢

秒針 聲音??
演奏著那無數的筆跡
等待 無了期的
生死是樂章的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