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47   12/12/05

過客

B420 : 20歲之前(before twenty) ; 在老去之前 (before too old)。可樂要趁有氣時飲, 青春又是否要趁早燃燒呢? 蕎頭的答案是Yes。她認為快樂要即時享用, 現在一刻最重要。緃然在父母移居他方, 剩下她和太婆相依為命, 在學校又惹了麻煩事一但她都笑著拆招, 嘻嘻哈哈又一天。

阿偉的答案是unknown。他無所事事, 本來是出色的電單車手, 卻因為了過去的一件事, 生命的字典裡再不出現「快樂」一詞。阿文的答案盡在未來, 他將「快樂」比喻為種樹, 天天淋水, 等將來開花結果。可是他由十二歲起開始暗戀一個女孩, 至今還未和對方修成正果……

 

以上是電影<b420>的電影大綱, 筆者沒有看過這齣戲, 偶然在報紙看到這篇大綱, 發人深省。一部青春電影題材當然是大賣青春, 什麼是青春? 就是二十歲之前嗎? 西方人說的”teen age”? 三個年青人, 三種青春, 三種生活態度, 有及時行樂享受現在的, 有沉溺回憶緬懷過去的, 有努力不懈幻想未來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 對青春電影總是有期望, 是不是因為自己已過了這個令人懷念的階段, 所以總有些失去了才慬的意味。人是善忘的, 尤其是二十歲前的瘋狂、單純、勇氣、童心、好勝、快樂這些種種, 大都會隨著年紀漸大而磨蝕, 失去。但是還是有一種遺忘了自己的人, 令人討厭的人, 他們往往對年輕人所做的事有所不滿, 怨懟著他們在街上大呼小叫, 埋怨他們做事不知輕重, 屑笑他們做出各種傻事, 討厭他們的膽大妄為, 反正年輕人做什麼事都不對。但那些人總不記得他們的青春也是那樣過的, 一樣的狂, 一樣的妄, 一樣的錯。

一向都沒有把自己看成為大人, 青春對我來說還是現在式, 看那些未老先頹的有些不慣, 那些向我發著反青春牢騷的人, 我通常都報以微笑來掩飾我不知如何回應的窘態。或者可以這樣說, 我不想長大, 長大了會失去很多東西, 所以仍保留一點點的童心。

 

回顧自己的青春歲月, 好像是在混沌之中過渡了, 沒有發奮為自己將來打算過, 也沒有盡情地為自己現在享樂過, 好像什麼也沒有做過。要追回也沒有辦法, 要彌補亦無補於事。將近廿五, 人生都走了三分一, 未來的我是如何? 這個大孩子little boy可以維持多久? 想知的人大可陪我走走這段人生路。

 

 

Waibilly

12-12-05

 

 

 

 回上頁